玛利亚的一生(十五):在耶稣的十字架旁

「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祂的母亲和祂母亲的姊妹,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若19:25)

自从主耶稣在加里肋亚的加纳行了第一个奇迹后,差不多有三年了。 福音鲜有提及圣母在这三年间的行实。 有几次,她可能挤身于陪伴耶稣周游各地的妇女中(参阅路8:1-3)。 无论怎样,在对观福音有关耶稣公开传教生活的记载中,只有一次提及她,就是当她和几个亲人一同来找耶稣时。 那一次,耶稣所在的屋子里有一大伙群众聚集,令他们不得其门而入。 于是,圣母派人告诉耶稣他们来了站在外边,想跟祂说话。 主耶稣的答复却非常意义深长:「谁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祂于是环视祂周围坐着的人,说:「看,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 因为谁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谷3:33-35)这番话是对圣母最崇高的赞美,因为她就是奉行天父旨意的最佳典范。

福音记载圣母的事迹只有一鳞半爪,令我们假设(正如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在他关于圣母的教理讲授中说的)一般来说,圣母在她的圣子周游巴勒斯坦地区时并没有陪伴着祂,而是在远处跟随着祂。 纵使在灵性上,圣母无时无刻都与耶稣合而为一,而且远比一众门徒和圣妇们更加亲密。 无论如何,圣史若望清楚指出,当她的圣子在耶路撒冷过最后一次的逾越节时,圣母也是身在那里。 先前几次,圣母可能也身在圣城内,但若望只有在这一次明确地指出圣母也在场,而且将她置于这个救赎祭献的中央:「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祂的母亲和祂母亲的姊妹,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若19:25)圣史若望在叙述了这一节后,随即记录基督对自己的母亲和对他所说的、那极其重要的话。

在主耶稣救赎工程最高峰的这一刻,如果我们单纯地只将这句说话看为一个儿子表达自己对将要遗下的母亲的关心,恐怕是错过了更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这句说话里找到的,实在是一个理解圣母在救赎工程中的角色的重要指引。 在加纳婚宴那一次,耶稣已经清楚指出,圣母玛利亚在祂隐居纳匝肋的那段时期的母亲使命,将要在祂的教会、这新生的家庭中延续下去。 最近有关圣母神学的研究也强调(正如教会的训导也确认了的),这个情景给我们展现出的,是这第四部福音那典型的「启示情景」,是这部「征兆的福音」中的佼佼者。 如同在加纳婚宴时,耶稣称呼祂的母亲为「女人」一样,祂现在则向着祂所爱的门徒而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若19:26)然后,祂望着若望,对他说:「看,你的母亲!」(若19:27)

耶稣这时没有用圣母玛利亚和圣若望的名字来呼叫他们。 圣母玛利亚是新厄娃,与新亚当联合在一起,并且以祂为主,蒙召以自己身为母亲的中保身份去参与救赎的工程。 而圣史若望则以一个忠信的门徒的身份出现在场,代表着所有将来会相信基督的人,直到时间的终结。 主耶稣的说话 ── 天主的说话,因而具创造力的、正如在创世之初出现的说话一样 ── 正正成就了它所寓意的。 从那时起,圣母玛利亚就成为了日后所有投奔教会的人的母亲,正如教宗圣保禄六世在梵二大公会议闭幕时对她所尊称的:Mater Ecclesiae,教会之母。 她的胎要因她这新的母亲身份而孕育出众多的子女,一个虽是灵性上的,却是十分真实的母亲身份。 而这个母亲身份将会是痛苦的,因为年老的西默盎的预言将会在她身上一字不漏地应验:「至于你,要有一把利剑刺透你的心灵。」(路2:35)

而且,圣史若望在自己的心中也意识到自己真的是一个孩子,是耶稣的兄弟,是同一个母亲的儿子。 所以,他又写道:「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若19:27)就是说,他迎接圣母到来自己的内修生活中,让她成为真正的母亲,视她为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从那时起,直到圣母在主内安眠的一刻,圣若望就与她从不分离。

正如圣若望清楚告诉我们的,主耶稣在将爱徒托付给了母亲,也将母亲托付给了爱徒后,终于可以说:这一切事都完成了。 为应验经上的话,耶稣说:「我渴」(就是对灵魂的饥渴)。 之后,祂就大声呼喊说:consummatum est完成了! 「就低下头,交付了灵魂。」(若19:30)

J.A. Lo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