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2013年5月1日
我至爱的孩子们,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儿女们!
五月是一个充满了礼仪庆节和主业团纪念日的月份。我们应该让圣母,我们的母亲,牵着我们的手度过这个月,她总会把我们带到她爱子那里,借着祂并偕同祂而接近圣神和天主圣父。我们现在祈求圣母紧紧地陪伴着我们,并时常为我们求得丰富的圣宠,可以如她一样顺从护慰者圣神,因而越来越肖似她的圣子耶稣。
自选出教宗方济各这几个星期以来,我们看到许多人觉醒到要更新内心,因为许多人公开表示需要回头,或更频繁地去领受忏悔圣事。让我们感谢吾主的这些恩赐,首先,我们得自己尝试深刻地善用它,同时也致力帮助我们的亲戚、朋友和同事或学习的伙伴下定决心(我们自己也要这样做),每天活出与我们所宣认的信仰完全一致的基督徒生活。
让我们继续阐释信经里的信条,更深入地了解吾主升天的奥迹。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从死者中复活后,「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1] 我们在本月9日星期四庆祝这庆节(在某些地区把它移到12日星期天),它提醒我们要停下来反省我们被召的喜乐目标。这真理同时是一历史事件,亦是一救赎事件。作为历史事实,吾主升天「标志出耶稣的人性已决定性地进入天主的神圣领域,并将从那里再次降来。但在此期间,人的肉眼不再看得见祂。」[2]现在祂以圣事方式临现于感恩祭中;但是祂自然的本质只有在天堂上,在世界穷尽时,祂将带着光荣和威严降来审判每一个人。
把这事件叙述得极为详尽的是圣史路加。在宗徒大事录的开端他这样说:「吾主 受难以后,用了许多凭据,向他们[宗徒们和其他门徒]显明自己还活着,四十天之久显现给他们,讲论天主国的事。」[3]他还告诉我们,在显现给门徒们的其中一次,吾主「遂开启他们的明悟,叫他们理解经书;又向他们说:『经上曾这样记载:默西亚必须受苦,第三天要从死者中复活;并且必须从耶路撒冷开始,因祂的名向万邦宣讲悔改,以得罪之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人。』」[4]
< br> 圣施礼华时常在大型的家庭聚会中谈论这些情景。例如,有一次他邀请听众思考吾主复活后,当时祂谈到许多事,包括宗徒们问祂的一切。我们现在有点像在模仿那些情景,因为你们和我都是吾主的门徒,我们想聊表自己的感想。[5]在另一次聚会中,他补充说:祂与他们谈话,如同我们现在一样。完全相同!那就是默观:与天主交谈。而默观和与天主交谈使我们对人灵产生热忱,渴望把那些离开祂的人带回给基督。 [6]
让我们返回耶稣升天的时刻,耶稣「领他们出去,直到伯达尼附近,就举手降福了他们。正降福他们的时候,就离开他们,被提升天去了。」[7]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接见中,教宗方济各反思这个奥迹,问道:这事件意味着什么?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默想耶稣坐在圣父的右边是什么意思? [8]
当吾主升天时,是以教会之首的身分升天 :祂去是为给我们预备地方,如同祂许下的。 [9] 「耶稣基督,教会之首,先我们而抵达父的荣耀王国,为使我们,祂的肢体,怀着将有一日与祂永远相处的希望而生活。」[10]然而,我们必须追随基督的芳踪,才能与基督一起进入祂的光荣。在提到基督前往耶路撒冷过最后一次逾越节的旅程时,祂将要在那里完成祂的救赎祭献,教宗说:祂已清楚看到祂的目的地,天堂,但祂完全明白那引领祂往天父光荣的道路必经十字架,通过听从那为了爱人类的神圣计画……我们亦应明白,在我们的基督徒生活中,想进入天主的光荣要求我们每日忠于祂的圣意,即使它要求我们犠牲,有时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计画。 [11]我的儿女,让我们永不要忘记,没有十字架便没有基督宗教,没有犠牲便没有真爱,让我们尝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符合这喜乐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迈入师傅的途径,祂是「道路、真理、生命。」[12]
因此,耶稣升天这个伟大的庆节邀请我们检讨反省,我们如何持守天主的圣意,并在生活中反映出来。应当没有任何障碍,或眷恋自我,反而每日充满决心地去更新、寻找、接受、并全力地热爱天主的意愿。 上主清楚表明,祂对天主圣意的绝对服从,需要弃绝和自我犠牲。这样的爱情不为自己争取权利,只寻求服务的机会。耶稣已经以身作则了,怎么样服从呢? 「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你要否认自我,为了爱天主和爱人灵,你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复杂,甚至失去生命。 [13]
圣经上指出,耶稣升天后,「宗徒们皆大欢喜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常在圣殿里称谢天主。」[14]数天前,当耶稣宣布他们将会失去祂可见的存在时,他们「满心忧闷;」[15]现在,相反地,他们充满了喜悦。怎样去解释这转变呢?因为,以信德的眼光来看,早在圣神降临之前,他们明白虽然祂已离开他们的视线,耶稣却永远与他们在一起。祂不会遗弃他们,而是在圣父的光荣中支持他们,引导他们和为他们转求。 [16]
现在,我们凭着信德,透过恩宠、与圣父及圣神同在,以及在圣体内,知道耶稣持续跟我们在一起,并在我们内。祂是我们的支柱和力量,我们的兄长,我们的挚友,特别在苦难或考验中,祂永不会离弃我们。
正如圣若望在若望一书中说,祂是我们的护慰者:听到这话是何等美好!当某人被法官传召或当他牵涉法律诉讼时,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请律师为他辩护。我们有「一位」时常保护我们,从魔鬼的陷阱中拯救我们,从我们和我们的罪过中拯救我们! ……让我们不要害怕转向祂寻求宽恕,祈求祝福,恳求怜悯! [17]不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们是否努力保持天主的临在?我们是否能分辨祂的圣意?我们如何热切地呼求祂?
耶稣升天带来的另一件事实,是肯定「师傅」与我们同在,使我们洋溢着平安与喜乐。我们要把这平安与喜乐传递给他人,我们周围的每个人,特别是那些受苦的人,(或许他们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因为他们远离了天主。)当圣施礼华写到这个庆节时,强调说:伟大的工程仍然等待着我们,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因为吾主清楚地告诉我们:「你们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来。」(路19:13)直到祂回来统领天国那天,我们不能游手好闲。在世间拓展天国之责,并非只限于有神职的教会人士,保禄宗徒说过:「你们也是基督的身体,」(格前12:27)有特殊使命要执行。 [18]
许多国家都把这个月奉献给玛利亚。这个月对主业团而言,是一个特别充满使徒工作的月份。我们父亲教导我们要前往一个圣母朝圣地,或一所奉献给圣母的教堂朝圣,可能的话,同一位朋友或同事一块去。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返回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后,我们会用圣母为我们获得的新的内在力量去面对生活,或重新迈向她的爱子耶稣。现在我回想起我们父亲第一次去位于阿味拉的松索雷斯圣母朝圣地的朝圣(明天是周年纪念),以及在1970年献给瓜达露贝圣母那难忘的九日敬礼,他以极大信德为教会、教宗和主业团祈祷。我建议我们今年去做「五月圣母朝圣」时,我们应与我们的创办人在天堂的意向亲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五月下旬, 19日是礼仪年的五旬节;而在这节日的下一个主日,是至圣圣三庆节。现在,一如在宗徒时代,并在教会的整个生命中,护慰者圣神是坚定并赐给基督徒们勇气,到处宣讲耶稣的那位。默想第一位殉道者斯德望死后所发生的事:《宗徒大事录》简洁地指出:「就在那一日,发生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事;除宗徒外,众人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19]那次迫害,与其说减缓了教会的发展,毋宁说致使教会得以传扬到耶路撒冷境外;教会在新的地区及在新的子民中生根,包括那些非以色列人民,如撒玛黎雅人。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圣保禄的三次传教旅程中。
在默想这些记载于复活期的读经的事项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是否为基督信仰作见证?我是否祈求天主,特别在这信德年,加强我的超性信德,还有望德和爱德?我是否决意克服害怕别人的想法,和其他抑制我使徒工作的障碍?在体会到复活的耶稣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时刻皆与我同行时,是否帮助我敢于冒险?我是否经常到圣体柜前,恳求祂增加我对祂和圣母的虔敬?」让我们听听教宗方济各的问题:你,我,我们是否真的崇拜上主?我们归向天主是否只是为了向祂提出要求,感谢祂,还是为了朝拜祂而归向祂? ……朝拜上主是给祂应有的地位;朝拜上主是宣讲、相信──不是单单靠我们的话语──只有祂才能真正地指引我们的生命。 [20]
上月我匆匆地去了黎巴嫩一趟。一如往常我依靠你们的帮助,去推动主业团的信众在中东那十字路口的使徒工作。连同你们每一个人,我在哈里萨朝圣地的黎巴嫩圣母前祈祷,特别为那整个地区和全世界祈求平安。让我们为教会和社会的所有需求向圣母不断地恳求。这正是我们天上的母亲,在本月的最后一日──圣母访亲节日教导我们应采取的态度:培养每一个时刻,都怀着只要有机会便为他人服务的准备,正如玛利亚陪伴她的表姐依撒伯尔一样。
你们把我的意向呈献给圣母,我这样请求你们一点也不自私,因为我的意向包括了你们每日带着喜乐、坚忍、渴望个人成圣,和使徒热忱的忠信,及其他的顾虑。让我们祈求教会之母从至圣圣三那里,为整个教会和主业团,这教会的「一小部分」,获得许多为他们的神职彻底献身的司铎。让我们以特殊的方式为将在5月4日晋铎的主业团新司铎们祈祷,如同我们父亲所希望的,使他们成为虔诚、博学、喜悦,在超性领域上具有运动员精神的司铎。
我以深情祝福你们,
你们的父亲,
+浩伟
──
[ 1] 《罗马弥撒经书》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2] 《天主教教理》665。
[3] 宗1:3。
[4] 路24:46-48。
[5] 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2年10月29日。
[6] 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2年11月3日。
[7] 路24:50-51。
[8] 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讲道,2013年4月17日。
[9] 参阅若14:2-3。
[10] 《天主教教理》666。
[11] 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讲道,2013年4月17日。
[12] 若14:6。
[1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9。
[14] 路24:52-53。
[15] 参阅若16:6。
[16] 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讲道,2013年4月17日。
[17] 同上。
[18]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21。
[19] 宗8:1。
[20] 教宗方济各,于罗马圣保禄大殿讲道,2013年4月14日。 版权:圣十字架及主业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