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信(2011年11月)

「藉著我们的祈祷和刻苦,我们可以到达这星球上最遥远的角落」,帮助灵魂去认识基督,监督在这个月的书信中如此向我们保證。

我至爱的孩子们,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儿女们!

藉著十一月教会邀请我们举目仰望超越这尘世的地平线。我们在今天庆祝的隆重诸圣庆节,以及明天纪念已离世的众信友,告诉我们天主创造我们在这世上去侍奉祂和讚扬祂,并在天国永远欢欣地与祂在一起的事实。在这尘世的生命,无论有多长,与永恒相比仅是转瞬之间。圣咏的一段话教导我们,世人的岁月与青草无异,又像田野的花,茂盛一时,只要轻风吹过,它就不复存在,没有人认得出它原有的所在。但上主的慈爱永远临於敬畏祂的人。[1]我经常听我们的父亲评述这些话,并再加上:“Vultum tuum, Domine, requiram! ”上主,我寻求你的面容![2]

唯一永久、恒常的事、真正值得的事,是抵达天父的家,是耶稣基督已去为我们预备的地方。[3] 这是那些已在天堂欢庆的有福灵魂所知晓的;还有那些在允许进入光荣前,正在炼狱洁净之灵,渴望到达的地方。

这些礼仪的纪念,以及现在正开始的这整个月,提供我们绝佳的机会去更深入地省察,甦醒我们对天主的渴望,修改任何需要纠正的地方。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麽益处? 或者,人还能拿什麽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4]吾主的质问应该存在我们的一整天中,并应照亮我们所有的行动。因为世上的一切、人的智力、意志所激发的渴求,对人又有什麽用处呢?这些东西有什麽价值,如果一切都会消失结束;如果世上的财富只不过是舞台上的道具;如果在一切的背後存有那永无止境的永远?(…)对世上的事物说「永远的」是谎言,只有天主是「永远的」。你该如此过活:当你嚮往「永远的」永恒生命时,信德会使你尝到天堂的甜蜜、甘饴。[5]

一瞥这世界,驱使我们哀伤地念及这麽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旅行在这尘世的道路上,几乎未想到一丝他们的永恒命运。其他的担忧和需要几乎填满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有时候并非因为他们自身的错误,而不知道天主召唤他们的尊贵,祂邀请他们无止尽的喜乐。你和我,以及所有觉察到他们圣召伟大的基督徒们,不能安於宿命地漠不关心那些不认识天主,或置祂於括号内的群众。在面对这事实时,是没有悲观的空间。我们必须去乞求吾主用祂的热忱注满我们,并让我们意识到,藉著自己的祈祷和刻苦,我们可以到达这星球上最遥远的角落。我们是否爱所有的人类?我们如何反应来自遥远国家的消息?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几天前发表的宗徒信函中,宣佈在几个月内将要开始信德年,他重申天主教信友的基本责任。我们不能接受盐变得无味,或者将光藏起来(参玛5:13-16)。现今的人仍能体验到,有如撒玛黎雅妇女般去到井边,好能聆听耶稣。祂邀请我们相信祂,并汲取从祂内湧出的生命活水(参若4:14)。[6]诸圣相通的念头将会在之後几个星期特别清晰强烈,会推动我们向至圣圣叁的第叁位祈祷,增强我们每个人带领许多灵魂到祂那里去的渴望。 Ure igne Sancti Spiritus! 我们用这令我们父亲深深感动的祈祷呼喊。主啊!用圣神的火,燃烧我们!愿祢的行动在我们灵魂内──我们心灵内的光亮、我们意志内的决策、我们内心的力量──驱策我们去做恒常的使徒工作,善加利用所有机会,并製造新的机会去帮助我们相遇的人转向天主。

我们每天必须以崭新的热情尽力做我们的使徒工作。教宗继续指出,我们必须去重新发现,以天主的话语滋养我们的体验,教会忠诚地传下来,用这生命之粮作为祂门徒的食粮。(参若6:51)确是如此,耶稣的教导仍以相同的力量迴盪在今日:「你们不要为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若6:27)祂的信众们所问的问题与我们今日所问的一般:「我们该做什麽,才算做天主的事业呢?」(若6:28)我们知道耶稣的回答:「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所派遣来的。」(若6:29)相信耶稣基督,是确保达至救恩的道路。[7]

让我们一如往常,将我们的目光转向我们挚爱的救赎者。我们必须要相信祂,我们的天主和赎世主,祂希望带领我们以永远存在的圣神助佑,趋向天主父的光荣。祂多希望如此为之,以致於有一次祂对祂的门徒们说:Ignem veni mittere in terram, et quid volo nisi ut accendatur? 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麽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8]

打从圣施礼华非常年轻时起,这几句话便激励著他。好几年,我因著耶稣的热忱,想用祂的火点燃这世界,燃烧著我对天主的爱。我无法抑制发自灵魂内激烈洋溢的情感,用主的话语大声呼喊:ignem veni mittere in terram, et quid volo nisi ut accendatur?...Ecce ego quia vocasti me!(路12:49;撒3:8);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麽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你叫了我,我在这裏。[9]他补充说,对他的灵魂而言,这些话是种激励;愿它们也成为对你的激励;愿你永不会成为熄灭的光;愿你意识到你是天主之火、来自天堂的温暖、天主之爱的持有人,将它带到世界的所有角落。[10]

让我们请求护慰者使我们的心燃著爱火;让我们体验基督对所有人得救的热忱。Ignem veni mttere in terram! 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那应该烧尽我们的灵魂。而我们必须定志,全然定志地告诉吾主,Ecce ego quia vocasti me!(撒上3:8),我在这裏,因为祢召叫了我成为基督徒!身为一家之父吗?作为一家之父。一家之子吗?作为一家之子。一家之母吗?作为一家之母。但是在你所接触的人身上点燃爱火。如果你不在周遭点火,你会无知觉地燃尽,什麽都没留下,只有灰烬,而非明亮多采的熊熊大火。

使徒工作是基督徒喜悦的责任,敦促我们每个人在基督奥体内,从我们所在之地,继续教会所执行基督的任务。良好的典範总是关键,在现时更是格外的重要。可能有人与天主或宗教的操练分离,拒绝谈论任何超性或灵修的事。但是,我们个人、家庭、职业或社交生活的正直行为的见證绝不会悄然无声。那些男女纵然不承认,但经常在心中想知道这等行为的背後原因;就那样,他们已经向吾主的光照开放了。教宗写道:藉著基督徒这世上的存在,他们被召唤去散发主耶稣留给我们的真理之话。[12]在这里,本笃十六世建议,研读或重温天主教教理的格外重要性,更加了解我们自身的信仰及结果,并将之告诉他人。让我们依靠它并将它推荐给那些我们做使徒工作的对象。

信仰不能被缩减到启示宝库内对真理认知的内涵:它本身是动态的,需要在外彰显出来。如同圣保禄的教导,信仰per caritatem operator, [13]以爱德行事,而爱德在特定为人服务的行动、留心注意以及关心他人的顾虑中方才显示出来,从那些最接近我们的人开始。头一个显现的方法就是意愿天主所意愿的,也就是渴望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14]换句话说,传递下去我们所领受的信仰。那是教宗在他最新的宗座牧函为我们设下的目标,因为基督徒经常更关心的是他们投入的社交、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後果,仍然认为信德是对社会生活不言而喻的假定。事实上,这假定不但不能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反而经常遭到公开的否认。儘管过去有可能认同单一的文化基础,大体上接受信仰的内容和所受启发的价值,然而如今,在大部份的社会里似乎已不再如此。[15]

在圣施礼华的一生中,他讲授以信德灌注我们思言行为的需要。他强调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我们必须随即注意到要如何帮助他们更接近天主。他曾做出以下的比较。你是否曾注意到所有人,包含你和我,都有心理上的成见、职业的惯性?当一位医生见到街上的某个人经过,他不自觉地想:「那个人的肝有问题。」而如果是一位裁缝师见到他,他会说:「他穿得多糟啊!」或者「他穿得真好,多棒的剪裁啊!」而一位鞋匠则会留意到他的鞋子……你和我,天主的子女,出於对吾主的爱,为服务世人而奉献,当我们见到人们时,我们必须想到他们的灵魂。「这是个灵魂,」我们必须告诉自己,「一个需要帮助的灵魂,需要了解的灵魂,要好好相处的灵魂,需要拯救的灵魂。」[16]

这态度是有道理的,因为任何发现基督的人,必须带领其他人到祂那里。莫大的喜悦不能只留给自己,必须要传递下去。[17] 这是身为基督忠诚的追随者,无论任何年龄必须做的。圣额我略讲道:「当你发现让你受益的事时,你试著也带领他人去那。因此你必须希望其他人同你走在上主的道路上。如果你在去市场或澡堂的路上,碰到某个不忙的人,你会邀请他和你一起。将这世俗的习惯应用在灵修的层面上,当你走向天主时,不要独自一人去。」[18]

我们应该想儘管在放任和相对主义的氛围中,在每个人的心里仍有对永恒的渴望,而那是只有天主才能满足的。这股信念能给我们坚定的支持:每天更新我们使徒工作的热忱;明白吾主希望利用基督徒作为工具,利用你和我,将其他人带到天国。虽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是一文不值,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我们必须怀有燃烧的渴望和事实,将基督的光、基督的热忱、基督的苦难和救赎,带给许许多多的同事、朋友、亲戚、认识的人和陌生人──无论他们对世俗之事有何见解──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兄弟的拥抱。如此,我们会成为燃烧的红宝石,将再也不是没有价值的、可怜的、悲惨的一块煤炭,而是天主的声音、天主的光、圣神的火![19]

最近,我去过邦不隆纳,主持那瓦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的仪式。之後,在马德里我和主业会数以千计的信友、协助人和朋友们聚会。我请求圣叁更新所有人的使徒工作热忱,好使他们以个人的友谊和信任的使徒工作,合作於新的社会福传,也推动培训类的活动,将基督的讯息带到所有环境中。

在结束前,我要请求你们为叁十五位你们的弟兄祈祷,他们将在11月5日於罗马晋升执事。为他们祈祷,也为所有教会的圣职人员祈祷,让他们有好比基督圣心的心。

让我们保持紧密合一,与罗马教宗,以及与教区主教们共融。让我们感谢吾主,为祂藉著主业会信友们的使徒工作,所赐予教会的灵修果实。我们会如此为之,特别是在11月28日,主业会被立为自治社团的週年纪念。愿我们的感激之情,透过圣母的手,上达天主。

我以深情祝福你们,

你们的父亲,

+ 浩伟

罗马,2011年11月1日

──

[1] 圣咏103:15-17

[2] 参咏27:8

[3] 参若14:2-3

[4] 玛16:26

[5]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00

[6] 本笃十六世《信德之门》宗座牧函,2011年10月11日,3号

[7] 同上

[8] 路12:49

[9] 圣施礼华,书信,1959年1月9日,9号

[10]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5年2月12日

[11]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5年2月9日

[12]本笃十六世《信德之门》6号

[13]迦5:6

[14]弟前2:4

[15]本笃十六世《信德之门》2号

[16]圣施礼华,默想笔记,1975年2月12日

[17]本笃十六世,Marienfeld讲道,2005年8月21日

[18]圣额我略,福音讲道,I, 6, 6 (PL 76, 1098)

[19]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4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