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化我们的工作,并不是飘渺的梦想,而是基督徒 - 你与我 - 的使命。』(圣施礼华《犁痕》517) 圣施礼华《犁痕》517
『圣化我们的工作,并不是飘渺的梦想,而是基督徒 - 你与我 - 的使命。』(圣施礼华《犁痕》517)
教宗表示,即使仿佛深陷谷底,我们也总是能将一切托付给天主,重新出发。
教宗省思了耶稣与尼苛德摩的相遇,由此指出,我们不要将自己关闭在僵化和习惯中,“生命在于转换的能力,以此找到爱的新方式”。
正当教宗方济各因双侧肺炎住院治疗的时候,他为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准备的要理讲授公诸于世。教宗省思了东方贤士朝拜耶稣圣婴的事迹。
教宗著重谈论了耶稣的鞠养之父大圣若瑟。他顺从「上主的声音」;面对圣母玛利亚,他没有顺著直觉或恐惧行事。
教宗告诉基督徒,当孩童「非但没有被爱和保护,反而被夺去童年、梦想,沦为剥削和边缘化的受害者时,切莫冷眼旁观」。
教宗方济各目前在他的梵蒂冈寓所圣玛尔大之家养病。
在为例行周三公开接见准备的稿件中,教宗方济各提及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在耶稣12岁那年在圣殿中找到祂的事迹,敦促信众效法这两位圣人的榜样去寻找上主。
耶稣「卑微」地进入历史,诞生在后院养动物的地方。首批见证默西亚降临的是牧人,虽然他们的「文化涵养不深,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在天主前感到惊喜的能力,并要能够「守护天主托付给我们的一切,例如:才华、神恩、我们的圣召,以及在我们周遭的人」。
教宗方济各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继续以希望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讲述在天使加俾额尔报喜时,圣母玛利亚侧耳静听并全然领受。圣母领受了「重大至极的使命」,我们应当从中学会信赖上主。「我们要始终提醒大家,人类不是拯救者,唯有天主能带来救恩。」
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开始禧年的新系列“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教宗在当天省思了玛窦福音中的族谱,指出其中几位“外族”女性在救恩历史上的重要性。
教宗方济各于3月23日主日午后,离开杰梅利综合医院返回梵蒂冈的寓所圣玛尔大之家。在返回途中,前去圣母大殿,向罗马人民救援圣母像敬献鲜花,以表达对圣母的感谢和崇高敬意。
走人生路时,既不践踏也不打压他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或感到被排斥」:这是教宗方济各在2025年四旬期文告中提出的劝勉,其标题是《在希望中我们同行》。
由于感冒造成的说话困难,教宗方济各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请人代为宣读要理讲授的稿件。当天谈及圣母访亲的事迹:圣母领受天使报喜,深感讶异,随后她踏上旅途,不怕危险和他人的判断,在「爱的敦促」下前去帮助一名亲戚。
教宗谈论了保护和促进儿童福祉的议题,吁请众人保护他们免于虐待和剥削。
教宗指出,希望是“教会能给予全人类最美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