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釋義:「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居所」

復活期第六主日的福音(丙年)及釋義。

福音(若望14:23-29)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居所。那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你們所聽到的話,並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的父的話。

「我還與你們在一起的時候,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但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

「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裡去,因為父比我大。現在,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使你們在事發生時,能夠相信。」


釋義

在最後晩餐這個親密感人的場合中,耶穌送給門徒們一些帶著近乎告別和遺訓性質的教導。

首先,祂的話涉及天主臨於人靈魂之內這個深奧道理。在舊約聖經裡,上主一點一點地把自己啓示給以色列人,並且給他們保證自己會留在他們當中,尤其是留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的聖所之內。現在,祂宣告一種臨在於每一個人之內的新方式,就是只要我們愛祂和聽祂的話,自己的身體會成為天主在其中居住的聖殿,一如聖保祿提醒教會初期的基督徒所說的:「的確,我們就是生活的天主的殿,正如天主所說的:『我要在他們內居住,我要在他們中徘徊;我要做他們的天主,他們要做我的百姓。』」(格後6:16)

天主臨在於人的靈魂裡這個事實,一直以來都令聖人們驚嘆不已。他們都熱切地感到需要回應天主對祂的受造物所懷的、這麼浩大的愛情。正如聖施禮華所說的:「至聖聖三如此愛人,把人高舉到聖寵的高度,且『按照天主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把人從罪惡……中救贖出來,並切願居於人的靈魂中。」(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84)

我們有沒有恆常地察覺到天主臨在於我們那賦有聖寵的靈魂中這個偉大的真理呢?我們有沒有每天都努力充滿感恩地、以愛情的和崇敬的行為來回應呢?聖奧思定忠告我們:「天主其實不是距離我們很遠。使祂與我們距離遙遠的就是你自己。你熱愛祂,祂就會靠近你;你熱愛祂,祂就會居住在你内。上主近在咫尺。你不必因任何事而煩惱。」(聖奧思定講道集,21)

天主在人靈中的臨在,與聖神的大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耶穌在這裡談到祂,且稱祂為師保。這個稱號沿於希臘文,意思就是一個伴行者,給旅途中的人說話、提供意見和忠告。所以,它也可以譯作「保䕶者」和「施慰者」。「保䕶者」,是因為祂藉由耶穌的苦難功勞,在天主公義的台前為我們懇求天主寛恕我們的罪過。「施慰者」,是因為祂的意見有助減輕我們遇上的災難。關於福音這一段,教父們告訴我們,天主聖神在我們心裡發揮這種有效力的作用,是由於耶穌不是親身地臨在於我們中。就如耶穌在當天告訴祂的門徒一樣,聖神會在我們的心裡「提醒」我們祂曾經說過的話,又勸勉我們要熱愛它和聽從它:「真理之神無聲無息地在我們的明達內感召我們關於天主的知識。」(Didimus,De Spiritu Sancto,in Catena aurea)

當我們真正努力和溫順地服從聖神的感召時,我們的靈魂就會充滿著平安和喜樂--天主的臨在的確實徵兆--縱使身在困難中也是一樣。所以,耶穌也談及平安--這個祂將會藉由苦難和復活而得到的、祂會送給我們的初果。它不是俗世所供給我們的平安:即是安逸的生活,而是基督的平安,這個十字聖架和個人𡚒鬥的成果的平安。正如聖施禮華所說的:「在心裡面,如果把自己擺在永不捨棄我們的天主之後,多少的阻礙會隨即消失!耶穌對祂的門徒、對病患殘疾的愛,重新燃起,而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怎麼回事?』祂問。我們的答覆:『這是我的……。』瞬間有了亮光,至少能接受祂的旨意和內心的平安。」(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49)

讓我們每個人都經常地轉向那居住在我們靈魂內的天主,以祂作為活水之源,以此活水來解除我們的極渴,在祂裡面再次找回我們必須帶往每一個角落的喜樂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