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释义:「祂将被称为纳匝肋人」

圣诞庆期八日内主日:圣家节弥撒圣祭的福音(甲年)和释义。

福音(玛2:13-15;19-23)

贤士们离去后,看,上主的天使托梦,显现于若瑟,说:「起来,带着婴孩和他的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直到我再通知你,因为黑落德即将寻找这婴孩,要把他杀掉。」若瑟便起来,星夜带了婴孩和他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留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这就应验了上主藉先知所说的话:「我从埃及召回了我的儿子。」

黑落德死后,看,上主的天使在埃及托梦,显现于若瑟,说:「起来,带着孩子和他的母亲,往以色列去,因为那些谋杀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若瑟便起来,带了孩子和他的母亲,进入以色列地域。

但是,若瑟一听说阿尔赫劳继承他父亲黑落德,作了犹太王,就害怕到那里去;梦中得了指示后,便退避到加里肋亚境内,去住在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里。如此,应验了先知们所说的话:「他将称为纳匝肋人。」

释义

圣家节弥撒圣祭的福音让我们读到圣史玛窦所记述的、两段发生在耶稣幼年的事迹:为了逃避黑落德王的残暴而远走埃及,以及圣家返回以色列的土地,回到纳匝肋。玛窦着意地说明,耶稣在祂的隐居不为人知的生活中,这两段别具特色的事件,以及那些最平凡和日常的事件,都应验着古经的记载。因此,这些事件都具有天主的圣意所预见到的深刻含义。《出谷纪》记述了以色列人从前被迫逃离埃及人的毒手。可是如今,埃及却令人惊喜地反过来成了救主默西亚的避难处。在那里,天主将要召回祂的圣子,使祂能够返回以色列的土地,以拯救祂的人民和外邦人。这个天主的呼召,加上当时环境使然,迫使玛利亚和若瑟选择定居于纳匝肋。在那里,耶稣将要度过祂一生的大部分时日。

正如教宗方济各有一次谈到圣家出走埃及的感人情况时所说的:「今天,福音给我们说述圣家三口在满怀忧苦的流放之路上,前往埃及寻求庇护。若瑟、玛利亚和耶稣经历了难民所经历的悲惨命运,充满着惊惶恐惧、前路茫茫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参阅玛2:13-15;19-23)……耶稣愿意成为一个亲身经历过这些困难的家庭的一份子,好使任何人都不会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天主的慈亲之外。圣家为了逃避黑落德王的残暴而远走埃及的事迹给我们显示出,当人身陷险境、当人在苦痛中、在逃难中、当人感受到他人的抗拒和弃绝时,天主就会临在。但是,天主也会临在于人的梦想中,临在于他能够恢复自由、重回家乡、为家人计划和选择将来的生活、自己和至亲的个人尊严的一连串希望中。」[1] 因此,就像各种事情发生在圣子身上一样,无论什么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都会感到安全,因为有天主慈爱的眷顾。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意义,需要我们通过自主的回应去努力理解它和建立它,尽管我们先看见的是其痛苦的一面。

我们生活中看似平凡、看似无关痛痒的事情,在天主眼中也是有意义的。正如教宗方济各在上述三钟经前的谈话中继续说的:「今天,当我们注视着圣家三口时,我们也被他们在纳匝肋所过的简单生活所吸引。它是一个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裨益的例子,帮助各人的家庭一步一步地成为互爱与和解的团体,各人在其中体验到温柔、互助和互谅。」[2]

圣家三口,尤其是圣若瑟,在这段福音中被描述为一个接受天主圣意,并努力理解和遵循它的、富吸引力的典范。有赖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做的几个决定,天主的圣子才会实现天主的圣意,多年在一个家庭中过着平凡的日常生活,并被称为「纳匝肋人」。正如圣施礼华所说:「耶稣像我们一样长大和生活的事实向我们表明,我们的生活,我们所有的日常活动,都具有神圣的意义。无论我们对这一切有多少思考,当我们想到在我们中间构成耶稣生活大部分的三十年默默无闻时,我们总是应该感到惊讶。祂生活在默默无闻中,但这些年对我们来说却是充满光明的。它们照亮了我们的日子,让它们充满意义,因为我们是普通的基督徒,过着普通的生活,就像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其他人一样。

「这就是耶稣,身为『木匠的儿子』生活了三十年的方式(玛13:55)。接着就是三年的公开生活,在人群之中度过的。众人都感到惊异,他们问彼此:『祂是谁?祂从哪里学到了这些本事呢?』因为祂和他们过着一样普通百姓的生活,祂是『那个木匠,玛利亚的儿子』(谷6:3)。而祂就是天主:在实践救赎人类的工作,同时『吸引众人来归向祂』(若12:32)。」[3]

[1] 教宗方济各,2013年12月29日三钟经前的谈话

[2] 同上

[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4

Pablo M. 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