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的信(2007年4月)

蔡浩偉主教寫給主業會信眾的信談及聖週和教宗獲選的週年紀念

今天是聖週的開始,這是全年最重要的一週,因為我們紀念我們救恩的中心事件。願我們每人都生活它——或應該是,「重新生活」它——各自在禮儀所放置在我們眼前的各情景中陪伴耶穌。偕同聖施禮華,我請求天主賦予我們,能使我們在默觀這些奧秘時更深切地感到「驚訝」的恩寵。

在聖週初期,從吾主榮進耶路撒冷時開始,很容易地伴隨耶穌多次往來,由伯達尼到耶路撒冷,又由耶路撒冷到伯達尼。讓我們拿起福音,將自己納入那些情景中,緊密地陪同祂,以祂的步伐在每項活動中行走。

停下來默觀祂逗留在聖殿內的時間,致力於將經師和法利塞人爭取過來,而他們在那時刻卻只專注於設計去毁滅祂。但耶穌毫不介懷祂向他們發出的皈依的邀請遭到表面的「失敗」;直至最後一刻,我們看到在加爾瓦略山上的情景,祂仍然希望人靈向恩寵開放自己,藉以領受救恩。祂教導我們在個人使徒工作上要堅持,雖然也許有時似乎沒有結果。然而果實常常會來的。

吾主在受難前夕,說了一個比喻,特別地反映出祂渴求人靈的熱切:國王的比喻,他「為兒子辦婚宴,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婚宴,他們卻不願意來。」( 22:2-3) 我們可以想像到當基督說那些言語時,祂最慈愛的心中的那份渴求。而我們常常被祂的堅持所觸動:「我已經預備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殺了,一切都齊備了,你們來赴婚宴罷。」( 22:2-3)

同樣的事情在現今也常常發生。如果我們真的努力與基督認同,成為另一個基督,成為基督自己(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那麼,肯定地,正如聖施禮華慣常說的,在我們自己的生命中,會以各種方式複製出基督的生命。「福音比喻的那一幕,正在重演。還是那齣老戲:人們被邀去赴婚宴。有些人害怕,還有些人忙於自己的事,自顧無暇,許多人……,編造故事,胡說謊話,借故推辭。

他們抗拒天主。這,正是他們焦頭爛額的原因:結果樣樣事情一團糟,無精打彩,困擾厭煩,苦不堪言。其實,每時每刻接受天主的邀請,喜氣洋洋地過幸福生活,本來是多麼容易啊!」(犁痕,67)

像聖施禮華般,我們的反應必須不是停頓,而是更加致力於使徒工作,真的確信儘管人的抗拒,我們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

讓我們特別堅持「修和聖事的使徒工作」。在去年這時期,教宗重申「為了有一個獲得成果的復活慶節,教會要求信眾在這些日子領受補贖聖事,為我們每個人,這像是一種死亡和復活……讓我們被基督所和解。」教宗繼續說:「更深切地享受祂以祂的復活所傳達的喜樂。基督在補贖聖事中給予我們的寬恕是內在和外在的平安的泉源,使我們在一個不幸地繼續有分裂、痛苦及不公平的悲劇(……)的世界中成為平安的使徒。」(2006年4月12日的公眾聚會)

聖週的第二部份我們會慶祝逾越節三日慶典,禮儀年的中心。讓我們在這些日子中完全地投入禮儀中。在聖週四,在主的最後晚餐的彌撒中(In Cena Domini),讓我們感謝耶穌建立聖體和聖秩聖事,及使它們永存到時間的終結。讓我們在供奉聖體直至聖週五的下午的臨時祭台前陪伴祂,以紀念耶穌在那些時候所忍受的孤獨,首先在橄欖山園,然後在那憂愁而痛苦的晚上所開設的戲劇性的審訊。你們該深信,我們在聖體櫃前的守候,會以某種方式,為真天主及真人的耶穌,在那些苦澀的時候帶來了安慰。

教會和主業會所虧欠良多的若望保祿二世,像我們父親一樣,是個熱愛聖體中的耶穌的人:他被聖體櫃所吸引,且邀請我們要經常到訪聖體櫃。他兩年前抵達天鄉,必定是好像他在使徒訪問和旅程中發現了一個聖體櫃時直奔那處一般迅速。

當我們在聖週五紀念吾主的死亡時,除了以堪稱模範的方式去履行當日所規定的大小齋外,也提醒及幫助別人同樣遵守。並且讓我們慷慨地在那時候尋找多些小克己來實行,為我們和他人的罪過而奉獻它們,及為許多成千上萬的人靈所需的恩寵而祈求,好讓他們決心緊密地跟隨耶穌。我的兒女們,讓我們不要害怕十字架,當偽善者看到基督徒懷著愛去擁抱吾主在其上致我們的死亡於死,及為永生而贖回我們的聖木時,我們不要害怕他們的駭異批評。我們是否真的熱愛犠性?我們有否憂慮他人的想法?

我們在聖週六紀念耶穌的埋葬,讓我們聯同陪伴著她的宗徒和聖婦們緊靠著聖母。那時他們都不知道,過了那些黑暗的時間後,復活的新日子就會破曉。現今我們知道。讓我們充滿樂觀和希望。

神聖的三日慶典後便開始復活期,它代表著我們所期待的,自天主處領受的未來生命,而我們在希望中已淺嚐一點它,特別是在聖體聖事中,我們已得到一個諾言,和期盼所應許的永福。我們有否經常想及天上,特別是當困難來臨時,好使我們能立即恢復我們的超性平安和喜樂?我們有否經常到聖體櫃前,與耶穌相聚,並滋養我們的信望愛生命?初期的基督徒用錨來象徵望德,這標記著在變化萬千的世俗生活以上,我們的安全是基於耶穌,祂已進入了上天且以祂的最神聖的人性坐在天主父的右邊,恒常活著,為我們轉求。(參閱4:14; 7:25)

「基督活著,這是使我們的信德充滿意義的偉大真理。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復活了。祂戰勝了死亡,征服了悲傷、痛苦和黑暗勢力。」聖施禮華寫道,且繼續:「基督活著。耶穌是厄瑪奴爾:天主與我們同在。祂的復活告訴我們,天主絶不遺棄屬於他的人。祂曾經答應我們:『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49:14-55) 祂信守諾言。」(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02)

教宗在最近的主教會議後所發表的宗徒勸喻仁愛的聖事 (Sacramentum Caritatis) 中提醒我們「特別在聖體聖事的禮儀中,我們被給予一個真正的末世圓滿的一個初嚐,這末世的圓滿是每個人及所有受造物命定的目的(參閱8:19)。人是為了那只有天主的大愛才能賦予的真實而永恒的福樂而被受造的。(……) 那目標就是基督自己,是主征服了罪惡和死亡,祂使自己在感恩聖祭中以特別的方式臨於我們當中。雖然我們留在這世界上是『作僑民和作旅客的』(伯前2:11)藉著信德我們已經分享了復活生命的圓滿。聖體聖事的盛宴,透露了它強而有力的末世層面,在我們繼續地上的旅程時,襄助了我們的自由。」(2007年2月22日發表的會議後的宗徒勸喻仁愛的聖事 (Sacramental Caritas),30)

耶穌是不可見而真正的同伴,祂經常在我們身傍,祂在聖體櫃內期待著我們,向我們顯示祂是何等的與我們接近。如果我們每時刻都真能有那啟迪了聖施禮華的,充滿著信、望和愛的信念,我們的日子會如何地改變啊!讓我們信任地求他轉禱,推動我們成為真正的聖體化的男女。在他初領聖體的週年紀念4月23日,我們會有個良好的機會去做這個請求。讓我們學習每天告訴耶穌:「主,我愛祢」,並奮力以行動來證明它。

讓我們為教宗和他的意向多多祈禱,在他雙肩上的是很沈重的擔子。天主的旨意是要我們以祈禱和克己去堅強他和使他的言語產生實效。4月16日,他會是80歲,而19日會是他獲選為教宗的兩週年紀念。讓我們為天主將本篤十六世賜予教會這恩惠而感謝祂。

我們都記得他在就職教宗的彌撒中,請求信友們為他祈禱。在2006年紀念他就職第一週年時,他談到:「我越來越覺得我獨自無法履行這工作,這使命。但我也感受到你們與我一同執行它:因此,我是在一個宏大的共融之中,而我們共同一起就可以進行主的使命……我向所有那些以不同方式支援我的人奉上我非常溫情的感謝,他們或近在我旁或從遠處在精神上以他們的溫情和祈禱支援我。我請求每個人繼續支援我,祈求天主賜我成為祂教會中的一個溫和而堅定的牧者。」(2006年4月12日的公眾聚會)

讓我們在天主的臨在中省察我們如何與教宗相通:合一的祈禱,溫情和定志。我們有否每天多為教宗的意向祈禱?我們有否奉獻一些覺得最難付出的犠牲及棄絕?我們有否激勵他人為教宗祈禱和奉獻工作的時段及小克己?我們有否廣傳他的教導,就是基督的教導,並當它們被媒體或在私人談話中被攻擊時維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