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希望是我們基本的權利

教宗方濟各在復活節前夕守夜禮儀的講道中說:「耶穌所帶來的希望是截然不同的,它會在人們心中注入一股確信,堅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轉,因為祂甚至能使生命從墓穴走出來。」

—— 空墓

—— 耐性,另一件非要我品嚐不可的事

—— 通過苦難走向成熟

—— 靈魂的錨


復活節的清晨,太陽冉冉升起,大地一片沉寂。一種引領而望、前所未有的寧靜氛圍,彷彿在等待一件即將爆發的奇妙大事。時間似乎也停滯不前,以無聲勝有聲地靜候著興奮狂歡的到來。

然而在世界各處,最近的幾週裡,許多城市的街道也被淹沒在超乎尋常的死寂中。車水馬龍的喧囂、喇叭聲,以及路人的噪雜聲,剎那間都煙消雲散了。全然流露著極為悲痛、憂鬱的沉默。儘管大環境是這樣,但終究會與我們信仰中的希望兼容共存,正如教宗方濟各在4月3日所堅持的:「在我們城市的沉寂中,將會響起復活節的喜訊。」[1]

空墓

今年我們慶祝逾越節三日慶典的方式的確與往年不一樣。這不是專就在耶穌受難日,當大石頭牢牢地密封了墓穴的進口時,慶典即告結束而言。須知福音的意思是「喜訊」,是指基督死後的第三天聖婦們帶給宗徒的訊息:石頭已滾到一邊、天使向她們宣告耶穌的復活,和看到了空墓。[2]

「『基督活著。』這偉大的真理使我們的信德充滿了內涵。被釘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復活了。祂戰勝了死亡,征服了悲傷、痛苦和黑暗的勢力。」[3] 聖施禮華在1967年復活主日的講道中說:「耶穌是厄瑪奴爾:天主與我們同在。祂的復活告訴我們,天主絕不遺棄屬於祂的人。」[4]

在復活節的八日慶期中,在羅馬禮儀祭典中,仍詠唱著古老的繼抒詠,Surréxit Christus,spes mea!「基督,我的期望,已經復活!」[5] 正如伯多祿的繼任人最近提醒我們的:「在復活的耶穌身上,生命戰勝了死亡。逾越節的這種信念滋養了我們的希望。」[6] 將這思緒轉化為我們現今正在經歷的艱難考驗。他補充說:「這是對美好時光的希望,我們的情況甚至可能變得更好,最終能從邪惡和流行疫情中得到釋放。這是種希望,希望不令人失望,它不是幻想,是真實的希望。」

耐性,另一件非要我品嚐不可的事

希望往往意味著我們在空前的逆境中等待美好的事物,且非常渴望它的實現。因此,必須要有耐性,這可能是這些禁閉在家裡的日子中,最迫切需要的德行之一。

我們才經歷了聖週不久。著名的巴洛克藝術家巴托洛梅穆里猶(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創作了許多以基督和聖母為主題的油畫。其中有幾幅Ecce Homo「看,這個人!」的作品,耶穌覆蓋著紫色的斗篷,頭上戴著荊棘。祂低著頭,祂的雙手被綑綁,祂的右手握著羅馬士兵嘲弄祂給祂的權杖。畫面呈現出無限的同情和溫柔的表情,因祂總是默默的忍受著所有的羞辱和嘲弄。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人駐足在這幅畫前,沉思觀賞之餘,會禁不住的歎惋:與其稱之為「看,這個人!」不如稱之為「忍耐的基督。」

我們有些人已經整整一個月無法離開家門。理所當然地,有時我們不免發現自己很難接忍受一些通常我們不會以為是挑戰的情況或言論,尤其當遇到對自己急需一忍再忍的狀況時,特別感到棘手。也許現在我們發現最困難的事,是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在《犁痕》中,當我們生活中缺乏任何平安時,聖施禮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你的憂慮困惱,有一個解救的方法:就是要有耐心、要有正直的意向、要以超性的觀點看待事物。」[7]

主業團的創辦人以他堅忍不拔的人格特質,經常不得不學習要期待、要忍耐。尤其是在他去到羅馬以後,為主業團一再尋求最合適的法律架構的那段時間。在他1947年4月寫給他孩子的一封信中,提到有必要修改自己的計畫,即使與他自己的意願大相逕庭:「現況要我必須在這裡多苦待一段時間,對我而言我覺得相當的困難,儘管之前我很高興有機會來到羅馬。」[8] 在信的尾端,流露出他獨特的幽默感:「耐性,另一件非要我品嚐不可的事。」

通過苦難走向成熟

隨著新聞媒體不斷播出令人震驚的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到處肆虐的最新消息,我們在這場周邊親人和整個社會持續上演的悲劇裡,只是一味地意志消沉、悲觀失望,無法從中看到任何的意義。換言之,我們全然忽視了令人憂之勞之的現況能提供給我們寶貴的教訓。因此我們仍須學習去觀察現況背後可能隱藏的含意,就像善良終究會為自己開闢出一條道路來,即使在災難中也不例外。

耶穌的死亡—有史以來最大的罪惡—為我們結出正義、與天主和解及獲得永生希望的碩果。基督的十字架全然的改變了人類萬劫不復、悲慘苦難的命運。這些時日,當我們目睹了無數的大家團結一起和英勇的故事,非常清楚說明了這事實,一如本篤十六世曾寫過:「我們得到治癒,不是以規避或逃避痛苦,而是由於我們接受它的能量,經由它而成熟,藉與基督結合而找到意義,明白了祂就是以無盡的大愛甘心為救贖我們而忍受苦難。」[9] 因而我們就該學會告訴自己:接受痛苦和處裡不可避免的情況則是「一種淨化的途徑、成熟的成長、希望的旅途。」[10]

靈魂的錨

希望是靈魂堅固的錨。[11] 它支撐了天主寄予人心對幸福的渴求。這個美德令我們要盡量信賴基督的應許,而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它保護我們免受挫折,使我們在逆境中堅持不懈,並抱著對永恆福樂的希望來舒展我們的心懷。在希望的鼓舞下,我們讓「望德的熱情奔放,預防自私,導向愛德的幸福。」[12] 望德是如今特別難能可貴的神性美德,使我們能夠實現偉大的目標,因為它能夠讓我們承受最嚴酷考驗的挑戰,甚至能令天主「驚訝」。

二十世紀初,法國作家查爾斯佩吉(Charles Peguy)在思考希望的「奧秘」時,用造物主的口吻說道:「天主說,連我在內,真叫我驚訝不已。這些可憐的孩子明知事情的進展,還是相信明天會更好。他們明知今天的情況不樂觀,但是深信明早會好轉。這真是出人意表,迄今為止這是我所賜恩寵之中最大的奇蹟。我自己對此感到驚訝萬分。」[13]

教宗在他在復活節前夕的講道中說:「然而,今年我們比以往更加察覺到這聖週六,一個寂靜無聲的日子。」就像去墳墓的幾位聖婦一樣,我們現在也面臨著「受傷的記憶、窒息的希望。對她們來說,那是最黑暗的時刻,對我們也是如此。」[14] 但是我們的信仰向我們保證,墳墓的寂靜不能是最終的結果。

聖父繼續說:「今晚,我們獲得一個無法剝奪的基本權利,就是擁有希望的權利。它是新的希望、活的希望,源自於天主。它不是單純的樂觀主義,不是在特定處境中的拍拍肩膀或鼓勵一下,一笑而過。不,它是天賜的恩典,我們無法憑一己之力取得。我們這幾週堅毅地說,『一切都會好轉』這句話,緊緊抓著我們人性良善的一面,由衷說出激勵人心的話。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恐懼的增長,再怎麼熱切的希望都會消逝。然而耶穌所帶來的希望則截然不同,它會在人們心中注入一股確信,堅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轉,因為祂甚至能使生命從墓穴走出來。」[15]

要相信「絕望中仍懷著希望。」[16] 這是基督復活帶給我們最重要、最確切的教訓。畢竟,希望永遠不會是孤獨的;總是共享的。[17] 我們在福音中看清這一點。基督死後,門徒和婦女們悲傷得不能自已、不知所措,他們去耶路撒冷的晚餐廳躲避,圍繞在聖母的身邊。在我們開始度復活期時,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的代禱:「我的母親,我的希望!縱然我們四周的一切都在顫抖和搖晃,但當我們靠近妳的時候,總是感到多麼安全和穩定!」[18]

瑪利亞坎德拉(MaríaCandela)


[1] 方濟各教宗的視頻訊息,2020年4月3日

[2] 參谷16:1-11

[3]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02

[4] 同上

[5] 復活節彌撒中的繼抒詠

[6] 方濟各教宗的視頻訊息,2020年4月3日

[7] 聖施禮華《犁痕》853

[8] Andres Vazquez de Prada《主業團創辦人傳記》第三冊,Scepter,p. 60

[9] 本篤十六世,通諭《在希望中得救》37

[10] 同上,38

[11] 參希6:19

[12]《天主教教理》1818

[13] Charles Peguy,The Portal of the Mystery of Hope(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David L. Schindler,Jr,ISI)

[14] 方濟各教宗,講道,2020年4月11日

[15] 同上

[16] 羅4:18

[17] 參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13-15

[18] 聖施禮華《鍊爐》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