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事就是愛(九):我們是使徒!

對一個基督徒來說,使徒身份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或每天佔用一定時間所做的活動。這是一種來自於「在基督裡成為一個身體,一個靈」的內心需要。

偉大的事就是愛(九):我們是使徒!(收聽普通話錄音)


耶穌在世上所開創的使徒冒險始於葛法翁。我們知道十二使徒中至少有四位是那個鎮上的漁民。「當我主召叫首批宗徒們時,他們正在一艘舊船旁邊,忙著修補破爛的魚網。我主告訴他們要跟隨祂,而他們 statim 立即,relictis omnibus 捨棄一切!然後跟隨了祂。……」[1]

耶穌召喚第一批使徒的時候,明指出一條永遠改變歷史進程的道路:「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谷1:17)。祂沒有說得更詳細。他們則繼續捕魚,但從現在開始,他們將捕捉另一種「魚」。他們也會進一步瞭解不同的「海洋」,但他們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能仍然有用。那些順風順水、漁獲量大的日子會到來,但也會遇到日子過得很慢,沒有魚,或者只捕到一點魚,他們會帶著空空的兩手回到岸上。但決定的關鍵不在於魚的數量,也不在於人們判斷成功或失敗的標準;重要的是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從一開始,耶穌就希望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新身份,因為祂召喚他們不僅要做些事—一項美好而非凡的事業—而是要成為完成一項使命的人:成為「漁人的漁夫」。

「都是為了福音」

在回應天主的召喚時,我們的身份被重新配置。「這是一種新的人生觀,」聖施禮華說。意識到耶穌親自邀請我們分享祂的使命,即激發每個人「把他們最高尚的精力專注投入到一項活動中,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活動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因此,一點一點地,「在不知不覺中,聖召引導我們在生命中佔據了一個位置,我們熱切而快樂地護守著它直到臨終。這給了我們的工作一種使命感。」[2] 隨著時間的推移,塑造了我們的生存的方式、行為的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並使我們快樂無比。

就像范康仁蒙席強而有力地說的:「我們並非是『做使徒工作』,我們就是使徒!」[3] 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使徒的使命並沒有佔據一個特定的時間或地點;相反的,它影響到我們做的每一件事,觸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聖施禮華從一開始就堅持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說:「不要忘記,我的孩子,你不只是一個和其他人聯合在一起去行善的人。那已經很不錯了,但仍是不夠。你是一個使徒,要實踐基督必須服從的命令。」[4]

「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聖保祿高喊。(參格前9:16-23)這是他靈魂深處的信念。這種愛的衝動對他既是邀請,也是責任:「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因此,他所尋求的回報,就是「傳佈福音時白白地去傳。」因為他自以為「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為贏得更多的人。」保祿向我們敞開了他的心:他是宗徒中最末位的、當不起的、沒有功績,但他「是」位宗徒。所以他的使徒職分是無條件的:「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這是他的「介紹信」,以及他願意怎樣被人認識:「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祿,蒙召作宗徒,被選拔為傳天主的福音。」(羅1:1)

同樣地,使徒工作對一個基督徒來說不單單是一項「任務」或每天佔用一定時間的一項活動,甚至也不是必須做的重要事情。這個需要來自於與整個教會「在基督裡成為一心一體」[5] 的合一。成為使徒「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榮譽頭銜。它具體地甚至戲劇性地涉及到當事人的整個一生。」[6] 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鼓勵和建議來努力宣導基督。但既然我們知道我們的召喚是天主的恩賜,我們就應該求祂讓使徒熱忱從我們心裡流出來,像水從泉源流出一樣自然。(參若4:14)

世界的鹽、光和酵母

我主經常用比喻向門徒解釋他們要在世上扮演的角色。「你們是地上的鹽……,你們是世界的光。」(瑪5:13-14)還有一次,耶穌對他們談到酵母,說一點酵母使全麵團發了酵。(參瑪13:33)因此,耶穌的使徒必須成為:帶來喜樂的鹽,引導別人的光,引起眾人反響的酵母。這就是聖施禮華對他的子女作使徒的預見:「天主召喚你們走上一條特定的道路:把你們放在世界所有的十字路口,同時把你們的心放在天主身上。並在那裡成為酵母,世上的光和鹽。為了發光、給鹹味、發酵、使人奮發向上。」[7]

主業團的信徒們,像許多其他的普通基督徒一樣,在世界中間,以自然和慎重的方式履行他們的使徒工作。雖然這有時會引起誤解,但他們只想將這些關於我主的比喻,實現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當鹽適當的調配在菜裡時,是看不到的;給原本無味的食物增添了味道,即使食物品質很好。酵母也是如此;它使麵團變大而不被人注意。燈「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並且總是「在人前照耀。」(瑪5:15-16)然而,燈並沒有喚起人們對它本身的注意,而是喚起人們對它所要照亮的事物的注意力。基督徒應該享受和別人在一起,分享他們的夢想和計畫。「我們是基督的鹽和光,當我們周圍沒有人的時候,應該感到不舒服。」[8] 此外,這種開放意味著與那些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互動,懷著在他們心中留下「天主印記」[9] 的寧靜渴望。我們要按聖神建議我們的方式這樣做:有時為他們念個短誦;其他時候,一句友好的話語或姿勢……。

一個人生命的使徒成效不能被簡化為數字。許多果實仍然藏著,我們今生將永遠不會得知。但在我們這邊,我們需要培養不斷更新的渴望,與主親密地結合在一起生活。「我們天主教徒必須懷著天主的光、天主的鹽畢生做為使徒。我們不該害怕,卻該十分自在;並懷著深邃的內修生活,與主緊密結合,這樣,我們將發出光亮,防止自己的腐敗和黑暗,並在我們四周散播寧靜的果實,和基督教理的效能。」[10] 天主自己將使我們的努力卓有成效,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去擔心自己的缺點或外在的困難:人們似乎不理解我們、他們已經開始批評我們、途徑非常累人、湖太大了、我無法克服這場風暴……。

自覺自發的

當我們再次考慮十二宗徒的名單時,我們意識到他們彼此是多麼的不一樣,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當我們念及那些被教會封為聖人的男女時,情況也是如此。當我們考慮到許多跟隨我主的普通人生活,他們慎重而堅定地奉獻自己。他們也都是不同的,然而他們同時都是忠誠、熱愛我主的宗徒。

在把自己交給天主的過程中,我們不會失去個人的天賦和品質;相反的,因為「當上主想到你們每一個人,當祂在思索應賜給你們什麼時,祂將你們看作朋友。若祂決定賜給你們某種恩寵……,必會使你們內心深處感到歡樂,且比任何其他事物更能令你們振奮。那不是因為祂賜給你們的是非凡或罕見的神恩,而是因為祂的恩賜非常適合你們,完全為你們的整個人生量身訂做。」[11] 因此,那些決定跟隨我主的人知道,隨著歲月的逝去,恩典伴隨著他們個人的努力,甚至改變了他們的性格,使他們更容易去愛和服事眾人。這並非是意志力和追求完美的結果。反倒是,基督對使徒生活的熱愛的結果。

在蔡浩偉蒙席當選為監督後不久,有人問他是否曾與創辦人和他的第一任繼承者一起生活過:「你能做自己嗎?」他的回答非常感人,反映了一個人的觀點,他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天主所做的一切。「是的,我的確過著我自己的生活。然而我做夢也無法夢到會有這樣充實的生活。若我是一個人,我的視野和目標會狹隘得多……。我,作為那個時代的我,身為一個基督徒和神父,有著非常豐富的個人生活。我的心向全世界敞開,感謝我一直和兩位男士(聖施禮華和真福歐華路)生活在一起,他們都有一顆超大的基督徒的心。」[12]

一個被基督差遣的人,讓祂為他們的生命設定道路的人,永遠不該忘記,祂期待一個「全然自由」的回應。自由,首先,出自自私、驕傲和出人頭地的欲望;但是,也可以自由地把自己所有的才能、主動性和創造性奉獻給祂的服務。正如聖施禮華所說:「主業團最顯而易見的精神特徵之一,就是熱愛自由和理解他人的需要。」[13]

可是這自由的精神並不意味「可以隨心所欲,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14] 就好像所有不是來自自己的東西,都是強加給我們的,我們必須讓自己擺脫那些束縛。而是,以基督的精神行動:「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若6:38)如果使徒工作被簡單地視為另一種「活動」,就會感受到被那些使徒工作協調者的指示所限制的風險。相反的,一個意識到自己是基督派遣來的,會感激天主透過祂的許多工具所提供的幫助和動力。以精神的自由生活的,就是讓聖神來塑造和引導我們,並且善用祂所安置在我們身邊的人。

當我們面對使徒使命的挑戰時,精神的自由導致我們成為「自我啟動器」。也就是說,這樣做不是被動消極的態度,而深信這一挑戰就是天主現在要求我們的,身為使徒的我們的回應。這樣,在我們渺小的日常生活環境中,我們能持續感覺到聖神的「清新的微風」,推動我們「划到深處去,」(路5:4)以便繼續天主對我們奇妙的愛情史。

如果我們的使命是「去做使徒工作」,當我們面對一個引人入勝的工作計畫、或一場疾病時、或想請個使徒工作的「假期」時,我們就可能會受到把它擱置一邊的誘惑。但是「我們是使徒啊!」-這是我們的生活!因此,當我們上街時,把福傳的渴望留在家裡,是荒謬的。當然,使徒的使命經常需要努力和勇氣來克服自己的恐懼。然而,這種內在的抗拒不該造成我們不安,因為聖神在那些順從祂的人的心中孕育出一個真正的使徒性的自發性和創造性,使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況都成為做使徒工作的機會。

我們要養成「在前哨站崗值班的警覺意識,」[15] 一個持續的「為愛守夜,保持清醒和警惕,努力工作。」[16] 這是「為愛守夜」,所以我們不應該變得焦慮或緊張。我們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讓我們幸福,也讓我們身邊的人幸福。我們在上主的葡萄園裡做工,確知是為祂效力。因此,如果我們感到自己的靈魂缺乏平靜,過度緊張,那麼此刻就應該走近祂,說道:「我這樣做是為了祢;幫助我冷靜地工作,確信祢會做好每一件事。」

神聖之光賜人溫暖

在婚禮的比喻中,主人邀請人去赴婚筵,當主人得知一些被請的人用藉口不來的時候,他就吩咐僕人把「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路14:21)帶進來。宴會廳開始坐滿了,但還有空間可以容納更多的客人。於是對僕人說:「你出去,到大道上以及籬笆邊,勉強人進來,好坐滿我的屋子。」(路14:23)「勉強人進來」,compelle intrare:祂的渴望到達極致。

這命令是絕對的,因為對救恩的召喚是普世的。聖施禮華說:「這不是肢體的推動,而是豐富的光亮、教義。是你祈禱和工作的精神刺激,教義的真實見證。是你所奉獻的一切犧牲。你的嘴邊帶著微笑,因為你是天主的兒女:這份父子情義,注入你內一種恬靜的幸福(儘管生活中有時不免會遇到挫折),這是別人所看到和羡慕的。再加上你的人情味和感染力,這就是「勉強人進來」的意思。[17] 因此,這不是一個強迫任何人的問題;而是祈禱與友誼、見證與慷慨犧牲的全新結合—一份共享的喜悅,一種人性的溫暖,自由的吸引他人。

天主透過「吸引」來行動,[18] 藉著基督徒生活中的喜樂和感召來感動靈魂。因此,使徒工作是愛的滿溢。一顆懂得如何去愛的心,懂得知道如何去吸引別人:「我們用心去吸引每一個人,」聖施禮華說。「因此我要求每個人都有一顆非常寬大的心:如果我真愛靈魂,我們就能吸引他們。」[19] 的確,沒有什麼比真愛更能吸引人了,尤其是在一個許多人尚未感受到天主之愛溫暖的年代。真正的友誼是「聖施禮華在福音陳敘中所找到的,是做使徒工作模式的中心。」[20] 斐理伯吸引了巴爾多祿茂;安德肋帶來伯多祿;那些帶著癱子到葛法翁見耶穌的人,一定都是耶穌的好朋友。

「在基督徒的身上,在天主子女的身上,友誼與愛德是同樣一件事。它們是聖神的光輝,散播溫暖。」[21] 交朋友需要勤奮的個人接觸;榜樣和真誠的忠信;樂於助人,互相幫助;同理心和傾聽;承擔他人需求的能力。友誼不是使徒工作的工具;更確切地說,使徒工作本質上就是友誼:一種想與他人分享自己生活的慷慨願望。當然,我們希望自己的朋友更接近天主,但我們已準備好,讓這一切在天主想要的時間和方式發生。雖然一個使徒想看到好的結果,想要對別人有影響力,這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們不應忘記,使徒們在幾乎所有人都走開了的時候,仍然繼續跟隨耶穌。(參若6:66-69)隨著時間的流逝,結果將會出現。(參宗2:37-41)

一個年輕人曾經問聖施禮華:「父親,我們能做些什麼讓很多人『吹口哨』呢?」[22] 聖施禮華馬上回答:「多多祈禱、忠誠的友誼和尊重自由。」那個年輕人不十分滿意他的答案,就說:「可是,父親,這樣步調不是太慢了嗎?」「不是的,因為聖召是超-自-然-的。」他強調每一個音節的回答他。「一秒鐘就足以使掃祿變成保祿。他祈禱了三天,就變成耶穌基督熱誠忠心的宗徒。」[23]

是天主召喚我們,是聖神打動一個人的心。使徒的角色是以祈禱和犧牲陪伴他們的朋友;當朋友不接受他們的建議,不要失去耐性;也不要因他們拒絕你的幫助而生氣。一個真正的朋友會依靠別人的優點來幫助他們成長,並且儘量不做任何批評。他知道什麼時候最好保持沉默,什麼時候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不要老是往消極的一面想著,而要努力挖掘出每個人的優點。

總是面帶微笑,靜靜地提出有禮貌的建議,而不要覺得是麻煩,就像我主所做的。我們心中也要常存著火熱的渴望,讓許多人能更認識祂。「你和我,天主的兒女,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要看到他的靈魂:這是一個靈魂,我們應對自己說:一個需要幫助的靈魂,一個人需要被理解的靈魂,一個要和我們在一起的靈魂,一個要得救的靈魂。」[24]

José Manuel Antuña


[1] 聖施禮華《鍊爐》356

[2] 聖施禮華《書信》1932年1月9日,9

[3] 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9

[4] 《示令》1934年3月19日27,《道路》,批判歷史版,942附注

[5] 《羅馬感恩聖祭》,祝聖聖體第三式

[6] 本篤十六世,一般接見,2008年9月10日

[7] 聖施禮華,默想筆記,1955年4月,Obras 1956, XI, p. 9

[8] 聖施禮華《與天主獨處》273

[9] 參蔡浩偉,講道,2010年9月5日,Romana,no. 51, July-December 2010

[10] 聖施禮華《鍊爐》969

[11] 教宗方濟各,勸諭《生活的基督》2019年3月25日,288

[12] Interview by Pilar Urbano with Don Javier Echevarria, Época, 20-IV-1994, cited in Alvaro Sánchez León, En la tierra como en el cielo, Madrid, Rialp 2019, pp. 349-350

[13] 聖施禮華《書信》1954年5月31日,22

[14] 范康仁《牧函》2018年1月9日,5

[15] 聖施禮華《書信》11954年5月31日,16

[16] 同上

[17] 聖施禮華《書信》1942年10月24日,9;參《天主之友》37

[18] 本篤十六世,講道,2007年5月13日;方濟各,講道,2018年5月3日。

[19] 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1967年5月10日,Crónica 1967, p. 605

[20] 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9

[21] 聖施禮華《鍊爐》565

[22] 早在1930年代的馬德里,「吹口哨」是一個俚語,意思是「運作良好」。聖施禮華用這個詞指某人請求進入主業團的這件事。這已經成為主業團的一個用語。

[23] 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1967年4月24日,Crónica 1967, p. 506

[24] 聖施禮華,默想,1963年2月25日,Crónica 1964, IX, p.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