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

教宗方濟各於9月22日至25日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進行牧靈訪問。

教宗在愛沙尼亞問候受惠於愛德善工的人

教宗方濟各9月25日下午在愛沙尼亞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主教座堂問候了受惠於愛德善工的人。愛沙尼亞宗座署理茹爾當(Philippe Jourdan)主教、主教座堂本堂、仁愛傳教女修會院長,以及修女們照顧的一個擁有9個孩子的家庭在主教座堂入口迎接了教宗。

教宗首先聆聽了兩位受惠者的見證。教宗說,感謝你們分享了修女們所活出的見證,“她們不怕走出去,走到你們所在的地方,成為天主與人親近、伸出援手的標誌”。她們是信仰的楷模,“不怕離開安逸,而是勇敢的走出去,以彰顯耶穌最美好的言語:‘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若十三34)。教宗說,“愛能打破阻隔和分離我們的鐵鍊,愛能夠建立橋樑,愛准許我們建立一個大家庭,我們在那裡都能感受到是一家人。愛使人懂得同情和看重尊嚴”。

教宗表示,“上主最大的喜悅是看到我們重生,為此,祂不厭其煩地給予我們新的機會。基於這一理由,締造聯結是很重要的,它讓我們有互相歸屬的感覺。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我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教宗向在場的人說,“你們要向門徒們一樣,耶穌召叫你們繼續宣揚祂的國。祂藉著你們的歷史、生命和雙手,在城市中行走,與人分享你們所經歷的一切”。教宗最後降福大家,祈願上主能透過他們的雙手繼續創造奇跡。

(©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拉脫維亞天主之母朝聖地主持彌撒:不帶歧視的彼此接納

教宗方濟各9月24日下午在拉脫維亞阿格洛納天主之母朝聖地主持彌撒,這是當天的重要活動之一。天主之母朝聖地大殿始於18世紀,由道明會士建立。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把它提升為“乙級聖殿”,在那裡保存著阿格洛納天主之母像。

這個經歷了納粹和共產政權打壓、直到 1991年才獨立的國家,天主之母朝聖地是拉脫維亞人敬禮聖母瑪利亞的重要場所。在共產政權下,約有40%的司鐸被殺害或監禁。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著重談及聖母瑪利亞。他說,聖母“堅定不移的站在十字架下”,親近她的聖子,猶如親近那些逃離世界的人、被眾人起訴和譴責的人,以及被驅逐出境的人。關懷不是一次短暫的探訪,它需要“讓遭受現實痛苦的人感受到有人在其身旁,使“所有被社會遺棄的人能體驗到聖母那體貼入微的關懷,因為她聖子耶穌尚未癒合的傷口仍留在那些受苦者的身上”。

聖母瑪利亞也體現出她是一位向寬恕開放的女人,她放棄指責抱怨。教宗說,“在我們的政治現實中,民族之間衝突的歷史仍然歷歷在目,但是能治癒我們的是在友愛中向他人開放”。在這個意義上,教宗提到拉脫維亞教會的一位重要人物,斯洛斯坎斯主教,他曾被指控涉犯間諜罪。教宗提到這位主教在寫給他父母的信中感人的話語:“我衷心的懇求你們,不要讓報復和憤怒進入你們的内心。若讓它們滲透我們的心中,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而是狂熱者。”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一種危險,就是有人在你身旁,你卻視若無睹。教宗說,“當我們以信德聆聽要彼此接納的命令時,在差異中締造合一是可能的,因為差異不會抑制我們和使我們分裂。然而它使我們有能力看得更深更遠,看到源自同一天父的子女的尊嚴”。

(©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立陶宛主持彌撒:醫治歷史的記憶,服務最弱小者

我們必須成為「走出去」的教會,服務「最弱小者、遭遺忘的人,以及生活在邊緣地帶的人」。教宗方濟各9月23日主日在立陶宛考納斯主持了他在波羅的海三國的首台彌撒。

教宗的講道從當天的福音出發(參閱:谷九30-37),闡明基督徒的生活必然充滿苦難。教宗對立陶宛信友說:「占領時期、流放者的痛苦、沒有回家的人下落不明、告密和背叛的羞恥感,都令上一代的人印象深刻。」在場的許多人還能講述自己或親屬的類似經歷,「有些人甚至親眼目睹親人的信仰動搖,因為天主沒有顯示在人前保護他們」。

事實上,連門徒們也「不願意耶穌向他們談論痛苦和十字架,完全不想知道考驗和磨難」,反倒爭論起「誰最大」、「誰以前最純潔」。教宗指出,「但這麼一來,我們就否定了我們的歷史。這種態度毫無益處、無濟於事,拒絕在當下作出貢獻,與我們忠信子民的痛苦現實脫節」。

耶穌明白門徒們的所思所想,提出了一劑解藥來治療爭權奪利和抗拒犧牲的毛病:也就是請一個孩子來到他們中間。教宗解釋道:「今天在這裡,誰位於我們中間?誰將是我們當中最貧困弱小的,誰將是我們在獨立百週年必須接納的對象?他們或許是我們城市裡的少數種族,或者是被迫外移的失業者。他們或許是獨居老人,或者是喪失自己根基,因而找不到生命意義的青年。」而邀請弱小者來到「中間」,意味著「沒有人能假裝視而不見,沒有人能聲稱這是『別人的責任』,因為自己『沒看見』或是『離得太遠』」。

因此,教宗鼓勵立陶宛信友們做個「走出去的教會」,服務「最弱小者、遭遺忘的人,以及生活在邊緣地帶的人」。此外,走出去也意味著「停下腳步,放下焦慮和緊急事務,懂得與路邊的人目光相接,予以聆聽和陪伴」,就像蕩子回頭的比喻裡的父親(參閱:路十五11-32),也如同耶穌說的:「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谷九37)

教宗最後勉勵立陶宛信友們「接納在天主聖言、感恩聖祭內,以及在弱小者身上的耶穌」,「讓祂使我們的記憶再次獲享平安,此刻伴隨我們繼續熱情地應對祂留給我們的挑戰」。我們應當「在服務和喜樂中奉獻生命,好使所有的人都知道耶穌基督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 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