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的信(2016年9月)

監督聚焦於9月14日的光榮十字聖架慶節,同時提醒我們:陪伴痛苦中的病患和長者是非常取悅天主的慈悲善工。

2016年9月1日,托勒斯特

摯愛的孩子們,願耶穌為我看守我的兒女們!

九月來臨了,慈母和導師教會邀請我們更深地進入救贖的成果。9月14日是光榮十字聖架慶典,她提醒我們,耶穌為救援整個人類而在聖木上交付了祂的生命,它是勝利和光榮的寶座。「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1) 次日是痛苦聖母慶節,紀念在十字聖架下的瑪利亞。在我們眼前清晰地呈現童貞聖母(新厄娃),與基督(新亞當)的結合,以卓越的方式拯救靈魂。倘若我們以信德默觀十字聖架,我們看見「酷刑的工具,在耶穌苦難日顯現天主對世界的審判,反而成為生命的來源、寬恕、慈悲、和解及和平的記號。」(2)

當我們在人生路上遇到痛苦時,這些禮儀的節慶邀請我們每天檢視自己對痛苦奧跡的回應。然而,有時只有取悅我們的感官,或感到自我滿足時,我們才認定自己是「成功的」。當遇到挫敗,或實情不如所期待的,或是肉體、靈魂受到痛苦時,我們就認定自己是「失敗的」。讓我們克服這錯誤的想法,聖施禮華寫道:「成功或失敗取決於靈修生活。成功是平靜的接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大大的打開雙臂,無論對耶穌或我們而言,十字聖架是個寶座;是愛的提升;依照我們平信徒的方式:溝通、友誼、工作、言語、教理、祈禱和克己,將生靈帶給天主,十字聖架是救贖成效的高峰。」(3)

在許多環境中,我們不幸的目睹人們逃離十字聖架的狀況,那麼,我們該如何反躬自問,來回應教宗的話:「我從聖洗聖事即開始的基督徒旅途走得怎麼樣?是否停滯不前?(…)是否在世俗、虛榮等自己喜歡的事物面前停下了腳步?或者我在不斷前進,實踐真福八端和慈悲善工?因為在耶穌的道路上充滿了安慰與光榮,也會遇到十字架,但內心始終平安。」(4)

我們在這慈悲年試圖在慈悲善工裡,照顧年長者和病患,是形哀矜,同時也是神哀矜。這不僅包含了添補物質上的需求,也總要顧到精神上的需求,協助他們去發現:在痛苦或孤寂中不停地把握與十字架上基督結合的機會。

關懷病人是耶穌在人間旅途中恆常的特徵一如瑪竇所寫的這話是默西亞的佐證:「他承受了我們的脆弱,擔荷了我們的疾病。」(5) 聖史們重複的告訴我們,有時,是些特殊的人為自己或近人祈求恩寵-葛法翁的百夫長為他生病的僕人祈求;有人放了癱瘓的朋友在祂前面;瑪爾大和瑪麗催促祂要即時去伯達尼,治癒她們生重病的兄弟;在去耶里哥的途中,巴爾提買呼喊祂,乞求祂的憐憫,治好他的瞎眼…有時則來自耶穌自己:「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之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6) 在貝特匝達水池,看到一個癱子,祂問他:「你願意痊癒嗎?」(7)祂使納因城一位寡婦的獨生子死而復生。(8)

群眾時常帶著他們的親戚、朋友去耶穌那裡,聖瑪竇告訴我們:「耶穌離開了那裡,來到加里肋亞海岸,上了山坐在那裡。於是有許多群眾帶著瘸子、殘廢、瞎子、啞吧,和許多其他的病人來到耶穌跟前,把他們放在他的足前,他便治好了他們;致使群眾見到啞吧說話,殘廢康復,瘸子行走,瞎子看見,都大為驚奇,頌揚以色列的天主。」(9)

我主行的奇蹟很明顯,不僅在於治癒病人的身體,而且也是在他們的靈魂中同時注入恩寵。在祂治癒胎生的瞎子時,門徒們認為:一個人瞎眼,是他犯了罪過的後果,是那時很普通的想法;但是當他們詢問耶穌時,祂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錯,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10)

宗徒大事錄在數處給了我們早期教會活動的實況:「宗徒們在百姓中行了許多徵兆,顯了許多奇蹟。(…) 以致有人把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好叫伯多祿走過的時候,至少他的影子能遮在一些人身上。」(11)

苦難、痛苦和疾病可使人更接近天主,假如他們以超然的精神接受它們,但是它們也能使他們抗拒而離棄祂。我們父親有許多個人的經驗,或是從主業團的歷史中獲得的經驗,如把生理或心理的苦痛和我主的十字架結合,則成效卓然。他感謝天主,及無數那樣做的人,他說道:「從開始,許多病患的祈禱,及為主業團奉獻他們的痛苦,豐富了我們。」(12) 目前亦然,我們的使徒工作仍然建基於生病的男男女女,他們慷慨地嘗試著為教會、教宗,和靈魂,而把痛苦轉化成祈禱。

我們應當以物質和精神上的供求;用心和感激地熱情照顧所有生病的人。我們祈求天主賜予他們健康,如果有益於他們靈魂的話。否則,讓他們喜悅的面對病痛、老年人的痛苦,或他們所經驗的其他苦頭,常懷著超然的喜悅,心知自己在協助基督,把祂的救贖功績分施給靈魂。

「在十字架上,那麼就得忠誠、欣喜。在十字架上,因為吾主無法感激無喜悅的自我奉獻:hilarem enim datorem diliget Deus(格後 9:7)『天主愛樂捐的人』在十字架上,寧靜棲息,因為我們不恐懼活著、不恐懼死亡,亦不恐懼我們的天父。」(13)同時,抱著他典型深邃的人道觀,有一次他說到:「如果我們能夠緩和身體上的苦痛,我們就緩和。在此生已有足夠的苦痛,如果我們無法緩和時,讓我們奉獻它。」(14)

要想理解這一現實,我們需要以善牧的眼目注視它:「人天生有情有義,將情義融滙於愛,便可欣賞基督徒中的老百姓(…)我想起那些照顧生病孩子的母親們,她們對信條未必熟悉,卻信德堅定,緊扣著玫瑰唸珠,或者在簡陋的家居中,將希望貫注在點燃的蠟燭上向瑪利亞求助,或者雙目充滿溫柔之愛凝視被釘十字架的基督。」(15)

當我們生病或經歷任何的苦痛時,該對親近我們的人說,去看醫生,並接受他的勸告,因此可以盡快的利用妥當的補救法子,這樣一來,我們能避免因生病而引起的精神病。多少次我聽見聖施禮華這樣說,在世上沒有聖人,同樣地在世上沒有人總是完全健康的,我們都有可能經歷一段病痛,甚至於重病,就這事實,應該促使我們信賴的將自己交付在天主、以及那些支持我們的人手裡。

我的孩子,讓我們感激我們神聖的創辦人給我們的忠言,因為:「要履行天主的工作,並不只是一句美麗的話語,它是一個邀請,要我們為了愛而獻出自己,要死於自我,而再造一個新生命,耶穌基督就是這樣服從地死於自我,而再造一個新生命,耶穌基督就是這樣服從地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天主高高舉揚了祂,(斐2:8-9)如果我們服從天主的聖意,十字架便成了我們自己的復活和讚揚。基督的生活便會一步一步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別人可以這麼評論我們:無論這些人有多少缺點,多麼軟弱,但他們盡心盡力地想做孝順天父的子女,到四處去行善。」(16)

我們要停下來注視我們鍾愛的真福歐華路,他學習到以喜悅去熱愛健康、病痛。當我們在9月15日慶祝他當選為聖施禮華繼承人的紀念日時,讓我們求他支撐我們每一個人。

我知道你們在為義大利地震的受難者,和世上所有的災區祈禱,讓我們培養對全人類的博愛觀。

再過三天,在這托勒斯特的聖母朝聖地,我將為六位執事晉鐸,他們是主業團的associate 成員,請為他們、世上所有的神父、教宗和主教們祈禱,祈求聖神以祂的神恩充滿我們,而使我們具有聖德。同一天,我們將與教會因列聖加爾各答的德蘭真福而同歡共樂。她曾熱烈的讚賞主業團。

我以深情祝福你們,

你們的父親

+浩偉

1. 若12:32

2. 本篤十六世講道,2008年9月14 日

3. 聖施禮華書信,1954年5月31日, 30

4. 教宗方濟各聖瑪爾大講道,2016年5月3日

5. 瑪8:17; 參依53:4

6. 瑪14:14

7. 若5:6

8. 參路7:11-15

9. 瑪15:29-31

10. 若9:3

11. 宗5:12-15

12. 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日期不詳(AGP, P01, XII-1981, p. 9)

13. 聖施禮華書信,1954年5月31日, 30

14. 聖施禮華家庭聚會筆記,1969年1月1日

15. 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2013年10月24日125

16. 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