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与基督化生活的一致性

「基督徒在正面行使个人自由的基础上,视这个新局面为一股在真理和美善中成长和成熟的力量。」这是一篇关于基督徒生活的文章。

—— 在「数位世界」中活出生活的一致性

—— 实践各种美德,成为「更杰出的人」

—— 个人培育的一个新园地


科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流动电话和电脑的普及,加上互联网在世界各地无孔不入,让人差不多可以作出实时传播文字和图像,跨越巨大的距离,无远弗届。

这个通讯的新文化带来了不少好处:远远两地分隔的家人可以保持联系;学生和研究学者能更快捷、更方便地取用各类文献、资料及科硏成果;还有,很多新式的通讯方法都具有互动的性质,有助促进更动态的学习和交流,从而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1]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之外,今天还多了一个「数位世界」;它与现实世界「并非毫不相干,它也不是纯虚拟世界,而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日常经验的一部分」。[2]

在「数位世界」中活出生活的一致性

新科技给我们带来新的办法。它能扩阔我们在时事、工作方式、营商机会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并能给予那些要对一些特定事务作决定的人很多选项。新科技让资讯迅速地被处理及更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取得,甚至我们只要有一机在手,就能获取这些资讯。

基督徒在正面行使个人自由的基础上,视这个新局面为「一股在真理和美善中成长和成熟的力量」。[3] 它引导人按照自己的人性去行动,明认自己「只有一个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结合而成的。正是这个生命,在身体和灵性上都必须变得神圣,及充满着天主。」[4]

成圣这个召唤给基督徒的所有行为赋予意义,也将所有行为整合为一。正如圣施礼华所说的:「我们基督徒绝不可让自己阳奉阴违度两面双重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必须是一个巩固而单纯的统一体,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统一其中。」[5] 我们不能在「虚拟世界」中采用一种行为方式,而在「现实世界」中却采用另一种。生活的一致性促使我们以契合个人实况的方式进入数位世界,并参与其中的活动,利用它提供的所有工具去更好地履行每天在家庭、在工作及在社会中的职责。

所以,我们每人都要以自己的身分,就是基督徒的身分,进入数位世界。[6] 另一方面,由于新科技容许人在某程度上匿名行事,甚至以假身分行事,人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庇护所」,让人逃避现实。「别再做梦了!把虚假的理想主义、幻想,还有那些我常称为『神秘的痴心妄想』都抛诸脑后吧!不要再想:假如我没有结婚、假如我健康一点、假如我还年轻、假如我年事已高……你应该认真地面对那些最实在、最眼前的事情;上主就在其中。」[7]

今天,数位世界有如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延伸」,而它当然也成为我们追求圣德和做使徒工作的地方,因为我们上网时,也会影响他人。为那些因其职业或岗位而对他人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例如父母、教师、经理等,这尤其重要。

若要做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使人藉以觉察『基督圣德的芬芳』」[8],并且「使人能从门徒身上认出『师傅』的脸容」。[9] 在数位世界里也是一样。

实践各种美德,成为「更杰出的人」

显然,新科技的使用视乎每个人的处境:其年龄、职业、身处的社羣、能力及知识而定。并非每个人都需要用新科技,所以我们不应看不起那些不用它的人。我们可以将电脑技能与驾车相比:不是人人都必须懂得驾驶,但是有一些人懂得驾驶是非常有用的。

同样,在数位世界「驾驶」所需的具体技能和行为守则已经逐渐成形了。事实上,有些地方正在草拟有关使用资讯科技的法规,因为它对公益有莫大的影响。这些新科技如果能够助人实践基督信仰的德行和遵守道德律,它就会对促进个人全人的发展有所贡献。所以,科技的进步必须配合人的道德生活,好使每个人的「内在」得到坚固 [10],并学习自由而负责任地使用这些新科技。

人为了能审慎地管理新科技,除了有基本的技术知识外,还需要辨认它的功能和风险。意思就是人要留意在互联网上所做的事(例如发电邮、打电话、传送文字讯息、上载影片等)永不会是一个完全私密的行为。其他人可以阅读、复制或更改其内容,而我们可能无从得知是谁人做、何时做的。

此外,使用这些新科技的人需要培养一份反思的态度,好能有效地利用它的种种功能。有一句道德名言这样说:「你应该做的,你就能够做」。可是它却经常因一些商业利益而被倒转为:「你能够做的,你就应该做。」审慎的态度能帮助我们看破商业招徕有时会隐含着的急迫感,并且从容不迫地,确保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作的决定切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归根结底,问题在于为增进个人的成长,不是为增加个人的拥有而奋斗,因为基督的警世良言也适用于这些新事物:「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或赔上自己,为他有什么益处呢?」[11]

在某种意义上,新科技带给我们包罗万有的资讯、新闻、与他人联系的方法,所以每个人都要用心思考如何在各自身处的情况中最有效和正面地使用这些科技,同时不会失去自己对科技的自主权。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抗拒那些以为有了科技就万事皆足的想法,只顾「怎么样」发展科技,而忘了问「为什么」发展科技。[12]

然而,这不只是指要遵守什么「规条」或「标准」,因为随着科技的变化多端,它们很快就会变得过时。这些规条确是有用的,但理想是,新科技的使用应有助促进人的全人成长。

所以更加重要──且更加吸引人的──就是集中精力去培养各种好习惯,即是各种美德。一个人如能在使用电子器材及互联网时培养出具有美德的「风格」,他就能轻易地适应任何转变,而且能在基督徒圣召的光照下,辨别任何新科技的优点和风险。套用圣施礼华的教导,我们也可以说,理想是成为「更杰出的人」。[13]

个人培育的一个新园地

人一般不会自学驾车。我们需要花点时间,让相熟的人或导师教我们,并指出在马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类似的情况在使用新科技方面也是一样。我们明白有人陪同是重要的,尤其是对年轻的人来说,因为如果他要懂得独立地使用这些科技,他必须事先接受坚实的教育,如同一个快要独自驾车的人一样。「我们生活在资讯驱动的社会,不断受到资料数据的疲劳轰炸,无一幸免,且将所有讯息视为同等重要,导致我们的道德分辨变得极度肤浅。在作回应时,我们须提供教育,以传授批判性思维、以鼓励发展成熟的道德价值。」[14]

所以,各教育机构在训练学生如何合乎道德地使用资讯科技方面必须加倍留意。不只是教授科技知识,或最新的科技发展,更要帮助学生们学到在使用这些装备时应有的道德习惯,所需的良好标准,以及懂得善用时间。

培育并不会因人告别青春、步入成年而终止。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自然地会听取比自己较有经验的人及亲友的意见。毕竟,本文所谈的,是与他人共享的「日常生活的延伸」。例如,许多人视个人神修指导为一个好机会去得知可以与他人一起使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最合适的使用时间、如何面对使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误解、或是它能给使徒工作带来的新计划。

在往后的文章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合乎道德地使用新科技。我们会涵盖一些对新科技的性质尤其重要的习惯和态度,例如节制、学习、反思等。另外,由于现今有不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在数位世界中进行,所以我们也会谈论一些与人的社羣本性息息相关的德行,这些德行有助我们实践圣伯多禄给基督徒的劝勉:「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复。」[15]


[1] 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5月24日第四十三届世界传播日文告《新科技,新关系──促进一个尊重、对话和友谊的文化》

[2]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3年1月24日第四十七届世界传播日文告《社群网站:真理与信德的门户──福传新空间》

[3] 《天主教教理》,1731

[4] 圣施礼华,《与施礼华蒙席会谈》,114

[5]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26

[6] 参阅教宗方济各于2013年9月21日宗座大众传播理事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第2节

[7] 圣施礼华,《与施礼华蒙席会谈》,116

[8]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05

[9] 同上

[10] 参阅弗3:16

[11] 路 9:25

[12] 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6月29日《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70

[13] 圣施礼华,《道路》,作者前言

[14] 教宗方济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64

[15] 伯前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