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的榜样之四:厄里亚先知

这是一系列关于圣经中一些有坚强的信德,堪作我们榜样的人物的文章中的第四篇。厄里亚给我们显示出天主怎样帮助那些向祂祈求的人,尤其是当他们遇上困难时。

(图片: 一辆火马车接厄里亚回归天国)

——使这人民知道祢是真天主吧
——收去我的性命罢!因为我并不如我的祖先好!


继亚巴郎、梅瑟及达味之后,我们现在看看旧约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厄里亚先知。《天主教教理》称他为「众先知之父,是『追寻上主,和追求天主仪容之子息』的父亲(咏 24:6)。」[1] 厄里亚和梅瑟一样,与天主非常亲密。我们可以从这位在圣经中时常被称为「天主的人」[2] 的身上学到哪些关于信德生活的东西呢?在这篇文章,我们将看到厄里亚突显了信德的各种要求之一:我们只应朝拜那独一无二的天主。此外,厄里亚是一个「与我们是有同样性情的人。」[3] 他一生的事迹给我们显示出天主怎样帮助那些祈求祂的人,尤其是当他们遇上困难时。

使这人民知道祢是真天主吧

厄里亚是提市贝人。他于公元前八世纪住在以色列国。他的名字的意思是「我的天主是雅威」。这个名字总括了他的使命的核心,就是提醒人们只有一个真正的天主, 唯有祂应该受到崇拜。当阿哈布为王时,他在妻子依则贝耳的怂恿下,崇拜一个外邦人的神巴耳,同时又崇拜以色列的天主。因此厄里亚不得不作符合自己的使命的事。[4]「人们崇拜巴耳,这个令人安心的偶像,他们相信他会赐给他们雨水,因而拥有使田地肥沃,以及人类与动物得到生命的能力。尽管人们声称自己信仰那看不见而又奥秘的上主天主,但同时也要从一个明白易懂的、行为可预料的、和相信可以从他获得丰收和繁盛的神明的身上找到安全。」[5]

在这种情况下,天主选择了厄里亚先知代表祂向百姓讲话。他向阿哈布宣布,叛教的后果将是:「我指着我所服侍的永生上主、以色列的天主起誓:这几年如果没有我的命令,天决不降露或落雨!」[6]

过了许多时日,当旱灾带来的祸害变得严重时,[7] 天主再次派遣厄里亚去见国王阿哈布。厄里亚请阿哈布召集以色列全体子民和巴耳的先知们到加尔默耳山上。国王同意了。当民众聚集后,厄里亚以蔑视的口气喊叫说:「上主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巴耳的先知却有四百五十人。请给我们牵两只公牛犊来;他们可任选一只,剖分成块,放在木柴上,不要点火;我也照样预备另一只,放在木柴上,也不点火。你们呼求你们神的名字,我也呼求上主的名字:那降火显示应允的神,就是真神。」[8] 他这个提议是为了向在场每一个人显示哪个才是真正的神,因为民众所犯的罪不是完全遗忘了上主,而是把祂视为众神中的一个。

巴耳的众先知喊叫了几个小时,但是一切都毫无动静。然后,厄里亚开始祈祷。他的祈祷却立即得到了回应:「于是上主的火降下,焚尽了全燔祭、柴木、石头和尘土,也烧干了沟中的水。全体人民见了,都俯伏在地说:『雅威是天主,雅威是天主!』」[9] 这个事件揭露出对雨神巴耳的崇拜原来是虚假的。除了以色列的天主外,人们也不再相信其他的神了。

在这场对垒中,厄里亚的行动完全是依靠着他的信德,完全地信靠着天主,确信自己正是任由这个比人类,甚至比自然界还要强大的天主的安排。他对巴耳的先知们向他们的神巴耳呼求的行为嗤之以鼻。这显示出他坚信上主的作为将会是有利于他的:「你们再高声喊叫,因为他是神,或者他正在沉思冥想,或者他暂时隐退,或者正在外旅行,或者他正在睡觉,必须把他叫醒。」[10]

厄里亚堪称为十诫中第一诫的先知。第一诫命令我们要信天主和崇拜祂,要爱祂在万有之上,不可信靠别的神。[11] 厄里亚捍卫这条诫命的第一个意思:人只可敬拜上主天主。

就如同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解说的:「只有这样,天主的本体才可以被人承认:祂是『绝对』的和『超越』的;只有这样,人才可以排除将祂视为众神中之一,否认祂是绝对的,将祂与其他东西对比的可能性。这就是使以色列人成为天主子民的信德;这就是Shema Yisrael经书中众所周知的章节所宣示的信德:『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申 6:4-5)」[12]

这条诫命禁止我们把唯一的天主与其他的神等同看待。尽管几千年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情况与古代以色列的情况也大不相同,但是人漠视天主的尊崇这个诱惑,都是一如以往地真实的。

当我们发觉有一些属于其他类别的兴趣或关切在我们的理智或心意中占了第一位时,我们最好就是求天主重新点燃我们的信德,重新让它真正地运作,好使任何东西--任何受造物、任何思念、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都不会减少我们对祂理应有的完全奉献。

就如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的:「我们所有人,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有意识地,也许有时是无意识地,对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都会有非常明确的优次顺序。敬拜天主意味着明认祂本来就应该有的尊位;敬拜天主意味着说明,和相信——不只单靠唇舌地——惟有祂才真正地指导着我们的生命;敬拜天主意味着我们在祂面前确信祂是唯一的天主,我们生命中的天主,我们的历史的天主。」[13]

厄里亚的回应可以鼓励我们当遇上——历久常新,也不断重现的——有人企图把宗教贬格为只是一种属于私人生活的事,而我们必须公开地见证我们的信德时得勇敢地面对它。这种企图是要在社会生活中排除任何涉及天主的事物,好像谈论天主会冒犯一些人似的。厄里亚并不满足于自己对天主的忠诚。他在加尔默耳山上恳求天主使以色列全体民众都能够知道上主就是那个使人心皈依的真神天主。[14] 信德是不能被隐藏起来也的;它是:「由倾听而诞生,并因宣认而得以加强。」[15] 信德「表示信仰包括公开地作见证和投身其中。一个基督信徒绝对不能以为信仰是私事。」[16]

收去我的性命罢!因为我并不如我的祖先好!

这个在加尔默耳山上举行的全燔祭之后,百姓都承认天主才是真神。不久之后,国王目睹了厄里亚先知如何从天主那里求得了旱灾的结束。[17] 但在厄里亚获得了这场最大胜利的那一刻,他的遭遇却急转直下。国王的妻子依则贝耳对他的作为表示愤慨,遂图谋杀害他。厄里亚担心自己性命不保,就逃进了,旷野。在那里,他因旅途劳顿而疲惫不堪,又可能由于在面对依则贝耳的仇恨时被遗弃而感到愤恨,于是他祈求立即死去:「上主啊!现在已经够了!收去我的性命罢!因为我并不如我的祖先好。」[18]

多年来,厄里亚一直是天主在以色列内绝无仅有的一个见证人。他刚才在所有人民面前,单独一人抵抗了四百五十个巴耳的先知,又蔑视了国王的敌意。但是现在,当他面对依则贝耳的威胁时,他却尽己所能远走高飞。他的信心出了甚么问题呢?他不再对那位一直以来陪伴着他,还行了这么多奇迹的天主怀有信心了吗?

在圣施礼华的一生中,有时也像厄里亚一样亲身经历到恐惧:例如在西班牙内战开始后刚几个月的1936年10月2日的前夕。当时圣施礼华和其他几个人在马德里躲藏起来。他们接到警告,说房子即将被人搜查,如果他们被发现,有可能会被枪杀。他遂体会到两种感觉:「快要永永远远地与天主圣三共融合一的莫大喜悦,以及天主清楚地让我看到自己的一文不值和束手待毙;所以我满怀真实的恐惧而浑身颤抖着。」[19]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特殊的情况。然而,我们却经历过沮丧:也许是在收到一个坏消息时,或是在面对使徒工作的一个表面上的失败,或是一件证明自己的悲贱的事情时。就如同圣施礼华所说的:「你告诉我:神父,我犯了许多错,我做错了许多事。我回答:我知道。但是,我主、天主,知道那一切,并予以考虑。祂只要求你谦逊,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要求你努力纠正,好能每天更加以内修生活,以不断的祈祷和虔敬去事奉祂,也利用适当的方法去圣化自己的工作。」[20]

就像厄里亚一样,不利的境况应该引导我们满怀信心地和真诚地呼求天主。这些境况正是实践信德及望德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在我们孤独无助和遭遇表面上的失败时,甚至比在获得胜利和广受好评时,我们更加需要这两种德行。厄里亚在感到绝望时所做的祈祷非常中悦于天主,因为它来自一个真诚和谦卑的心,满怀意欲达成天主圣意的热忱,并准备接受任何天主将要赐给他的一切。他谦恭的祈祷很快就得到了答复。上主两次派遣一个天使来叫醒他,并着他吃喝。「他就起来,吃了喝了,赖那食物的力量,走了四十天四十夜,一直到了天主的山曷勒布。」[21]

上主从来不会抛弃那些为祂做事的人。厄里亚,一个天主的人,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天主而生活。天主在逆境中支撑着他,庇佑他坚持不懈,并赐给他完成使命所需的凭借。尽管他困难重重,命途反复,但是他的生命是成果丰硕和幸福快乐的。然而接受朝廷喂养的巴耳的先知们,也许认为藉由奉承国王的妻子和向巴耳跪拜,就可以保证自己能够过着平静的生活。而结果就恰巧相反。坐在天主的筵席上,要比坐在各种偶像的筵席上更好;做为天主的仆人,总比成为罪恶的奴隶要好。[22]

再没有比知道自己是受造物,和崇拜造物主天主,能使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了。这就是抗拒偶像崇拜最有效的良方。「那些在耶稣跟前俯首的人,不能、也不应在任何尘世的权威前拜伏,无论它是多么强大。我们基督徒只在天主的面前跪下。」[23]


[1] 《天主教教理》,2582

[2] 参阅列上17:18, 24及列下1:9-13

[3] 雅5:17

[4] 参阅列上16:31

[5]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6月15日与公众的会面

[6] 列上17:1

[7] 参阅列上18:5

[8] 列上18:22-24

[9] 列上18:38-39

[10] 列上18:27

[11] 参阅申6:14

[12]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6月15日与公众的会面

[13] 教宗方济各,2013年4月14日的讲道

[14] 参阅列上18:37

[15] 教宗方济各,2013年4月14日的讲道

[16] 教宗本笃十六世,《信德之门》自动谕,10

[17] 参阅列上18:41-46

[18] 列上19:4

[19] 蔡浩伟主教在《怀念真福施礼华》中的引述

[20] 圣施礼华,《炼炉》,379

[21] 列上19:8

[22] 参阅圣施礼华,《天主之友》,34-35

[23]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5月22日基督圣体圣血节的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