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乐的使徒

「天主希望我们能享受身为使徒的使命,多多品尝,品尝出基督对灵魂的挚爱。」

—— 首先,祈祷
—— 使他们能喜乐
—— 有梦想的使徒
—— 勇气十足者


一位绝望的父亲,因为爱子被一个哑巴魔鬼附身,所以急于想亲近耶稣。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沮丧:「我曾请你的门徒把魔鬼逐出,他们却不能。」(谷9:18)当使徒们听到这番话时,可能觉察到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过去他们有能力驱魔,可是那天他们却失手了。同样的,在我们身为使徒的生活经验里,似乎也经常缺乏我们渴望的果实。耶稣屡次重复祂严厉的责备:「哎!无信的世代!」(谷9:19)但祂总是不忘加上深情的鼓励言语:「我实在告诉你们:假如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玛17:20)

为了获得这样的信赖,渺小但充实的信赖,我们的生活必须奠基于基督的力量之上。「这一类,非用祈祷和禁食,是不能赶出去的。」(谷9:29)从天主给我们的这个强烈声明中,显示出祂是多么盼望我们协助祂来拯救世上的男男女女。耶稣并非简单明了地给我们一个有效的「秘方」,而是展示一个新方法,奠基于信仰和祈祷的努力,让我们全心专注所付出的努力。一旦使徒掌握了祂的新法子,他们就能面对任何挑战。使徒们知道使命的完成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他们了解自己会成为天主之爱的承载者,而天主渴望自己每个孩子的幸福。

首先,祈祷

那些曾参加圣施礼华封圣的幸运儿可能还记得圣若望保禄二世的讲道。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教宗用他低沉的声音朗读了《道路》中他们经常默想的一点:「首先是祈祷;然后是补赎;在第三位,占『第三位』的,才是行动。」[1] 想象在我们这样的世界里,充斥着无穷尽的令人焦虑的行动,因此,圣施礼华将行动放在最后一位,可能叫人惊异不已。然而,它具有伟大的超性内涵。祈祷和克己—感官的祈祷—让我们向天主的行动敞开大门,并吸引我们进入基督的使命。圣施礼华提出的这种秩序的「逻辑」是基于圣神的力量,也扶助我们的软弱,「圣神却亲自以无可言喻的叹息,代我们转求。」(罗8:26)

当我们祈祷时,将我们的目的和防备心放在一边,而将自己的信任放在基督身上。我们不但渴求做祂的工作,而且仅仅希冀藉由祂、偕同祂并在祂内工作。我们不担心自己的疲惫、困难或明显的成功或失败。然而,如果我们把行动放在首位,我们就可能以为,是我们用自己的能力改变了我们的朋友。之后我们的缺乏安全感导致我们在结果中寻求安全感,我们想要确保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但这通常是肤浅的、短暂的观点,也可能缺乏耶稣对门徒所说的,对「芥子」的认识。

将自己放在首位的诱惑,也许以更微妙的形式,甚至可能现身在我们的祈祷中。每当我们认为自己需要「说服」天主,表现自己配得上祂的礼物、或「胜任这任务」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有时在无意中,我们将祈祷误视为完全是自己在做的事。我们将自己放在基督前头,而不是与祂并肩作战;或者说,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祂内。因此,不难将我们的祈祷和行动视为购买使徒工作成果的「铜板」。圣奥思定说,天主的意愿是「借着祈祷,能增加我们渴求的程度,这样我们就能更妥善地接受祂为我们准备的恩赐。祂的恩典极其伟大,但我们的能力却微乎其微、深感受之有愧。」[2]最终,我们的祈祷才让我们准备好与基督的计画合而为一,无论它是什么。

圣施礼华讲述的一个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在祈祷中克服这种「以物易物」的心态:「1940年,在瓦伦西亚的海滩上,我记得看到一些壮得像花岗石的男子汉,浑身湿透,赤着古铜色的上身,开始拖拉在船后的网。突然出现一个晒得黝黑的小男孩,用他的小手握着绳索,笨拙地拉扯着。那些粗豪的男子汉一定心软了,否则如何会让这小孩加入,而不撵他走?因为他碍手碍脚算不上帮忙。可是他们让他继续帮助而感到高兴。我经常讲这个故事,因为使我连想到我主天主也同样的允许我们在祂的工作中伸出援手。看到我们努力与祂合作,祂就大动慈悲之心。」[3]

祈祷帮助我们觉悟到自己能参与基督的使命是何其荣幸。我们的主希望我们意识到,我们仍可以自我的微不足道而真正地协助祂。在我们使尽力量拉扯基督的渔网时,「有许多大事都取决于此。」[4] 之后,是祂完成一切,甚至,祂还经常奖赏我们:「我们连战役都没看到,却成为凯旋者;是上主在战斗,而我们却被戴上荣冠。」[5] 基督赐给我们参与祂的任务的可能性,甚至让我们「居功」,尽管有时我们未能看见显而易见的果实。天主已应许祂所拣选的人「不再徒然勤劳」,(依65:23)对我们来说祂的应许就已绰绰有余了。

使他们能喜乐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一天当圣施礼华结束了他给同伴们的默想,正打算要离开他的藏身之处时,他告诉他们,如果有机会的话,他非常想写一本名为《论幸福》的小书。他说书的第一句话会是:「耶稣和我都希望你们在今世和来世都喜乐幸福。」[6] 尽管这本书从未问世,但这句开场白就唤起我​​们的深思默想。这不就是我们作为使徒该有的使命吗?与耶稣一起,尽力让别人快乐。

基督想使我们成为祂恩宠和神迹的渠道。透过把我们召叫到祂的船上,祂将自己圣心的饥渴全然倾注给我们。感谢洗礼之恩,我们都赋予了司铎的灵魂,也就是有做为中保的能力。祂差遣我们去结果实,结得以常存的果实(参若15:16)。有时候,当我们可能只看到困难。那么是祈祷的时刻了,去重新发现圣神才是主角。那么是祈祷和牺牲的时刻了,即使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但实际上,确是治愈世上重症的良方。然而,其他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在这两种情况之下,天主都希望我们享受到身为使徒的使命,细细品尝它,品尝到基督对灵魂的深爱。

我们祈祷时,耶稣让我们感染到祂圣心的痴情,这份痴情使祂降尊低卑自己,直到成为如同我们一样的人,祂的人性引领祂从白冷到十字架,让祂至今仍在圣体柜里痴痴等待着我们。「使徒的热忱是一种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的神圣的疯狂,它有这些特征:如饥似渴地想认识基督导师;持之以恒地关怀人灵;不可动摇的恒心。」[7] 若充满这份热情,使徒开始一段与他人分享这种喜悦的探险、分享天主的幸福,于是造物主的幸福被祂受造物的脆弱情感所征服。我们陪伴祂、与祂肩并肩坚忍至终,是多么的容易做到。唯一需要的不过是祈祷和牺牲,这是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办到的。

有梦想的使徒

教宗要求我们「梦想伟大的事、寻找广阔的视野、敢于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想投入世界、能够接受挑战。」[8] 梦想不难,但如果要获得丰收,我们必须要优先考虑到付之祈祷。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先考虑到弥撒,因为弥撒能够赐给我们潜入基督本人的祈祷和自我奉献的厚礼。

真福欧华路提醒我们,「在弥撒中,我们找到了弥补我们软弱的良药,以及克服我们使徒工作中一切困难所需的能量。要坚信,为在世上打开天主之爱的沟壑,我们需要好好地参与弥撒。为在社会里实践新福传,教会更要求我们在弥撒中格外留意细节。为了从我主那里获得神圣丰硕的圣召,并使他们得到完善的培育,必得求助于感恩圣祭。日复一日地祈求庄稼的主人、与圣母亲密结合、并以请求填满你的弥撒。」[9] 当我们参加感恩圣祭时,是我们梦想、孜孜不倦的请愿的理想时刻。我们与基督一起祈祷—这就是我们在弥撒中所做的—我们能勇敢地在以前独自工作时「失手」的地方,再次撒网。

一位真使徒是以师傅为核心的,仅仅只在祂的葡萄园与祂一块里工作,这桩事实已经是最好的报酬了(参玛20:1-16)。因此,在邀请其他人参与这项使命时,使徒务必要坚持,「不论在顺境或逆境,」(弟后4:2)总要怀有创意之爱—这份爱开启了更宽阔的视野。正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朋友快乐,我们从不试着逼迫朋友。万一有时不得不坚持,我们也不会感到厌倦,因为我们仅仅企图尽力遵循基督温柔的命令。一位使徒试着跟随我主向我们展示的「风格」—祂迷恋、尊重我们;无微不至的天主,也反对任何强逼良心的行为。这种风格最易吸引他人,激励他们做出回应。

圣施礼华还邀请他周围的人勇敢去梦想,因为他深知,如果我们这样回应的话,我们的心就被烈火点燃,同时激励自己把所有的才能付诸于行动。所以,我们如反对祈祷和行动,我们就错了。正如我们认为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是错误的看法,也就好像在祈祷中不但没有敦促自我竭尽己力去带领灵魂接近耶稣,反而感到心安理得,同样是错误的。我们很清楚自己可能必须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内心的阻力和寻求安逸的心理。但我们身为使徒的工作,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仆人」,也总是会开花结果的(参路17:10)。

因此,使徒工作的成果是永远无法「买到」的。不仅因为它的价值远超过我们所能筹集到的;而且它是永不出售的。天主会在祂希求的时间和方式赐予我们这些无偿的果实。「因为你们的父,在你们求他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玛6:8)我们祈祷和克己的主要收获,其实是自己先获得的。我们与耶稣的关系,因我们弃绝自己的一切,并把自己全然交付在祂手里,而得以加强,同时使我们从认为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诱惑中释放出来。

勇气十足者

在我们意识中,可能常常忽略一点,就是在执行使命时,我们没有考虑到天主的时间和方式。例如,我们会因明显的缺乏成果,而失去平静或感到难过;或是,缺乏要采取新举措时的充分勇气;或是,为了不失去安全感,而执着于固有的行事方式。因此,去责备他人缺乏承诺,或严厉的评判他们,这些都是轻易就会犯的。但这些态度是不适合使徒的,因为不是基督的态度。阿味拉的圣女大德兰说:「永远不要减低你的渴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至尊陛下是勇气十足者的朋友。」[10]

真正的使徒永远不会停止梦想将至的果实。他或她对他们的使命及其成效性的泉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知道天主依赖他们的自由,同时,也知道一切都取决于恩宠,这似非而是的奥秘,真是难以理解。他们梦想天主的爱能在世上成就,并不遗余力地让亲近自己的人深感天主的爱。

圣施礼华在提到自己有一天想写的那本小书的书名之后,概略的叙述它的内容:「没有傲慢的格调,也没有试着阐述格言者自命不凡的语气,我只想用温馨、通俗的语言,解释三、四个『基本的观点』。」[11] 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帮助基督打动和点燃人心。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需要一种热情、亲密的氛围,简言之,就是深厚的友谊。

* * *

透过祈祷和克己,我们摆脱了自己只履行「我们的」使命,而是将其与基督的使命合而为一。我们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祂期望拯救世人的路径:祂对我们的自由,表现崇高的敬意;祂对人们发出邀请,并耐心的等待我们的回应。耶稣将我们从自我中心解放出来,使我们有成效和快乐,这样我们就能享受到是在参与祂的使命。让我们转向宗徒之后,祈祷的导师,助佑我们体验这种无比的狂喜:「玛利亚,祈祷的导师。看!她在加纳时,如何请求她的圣子。她如何充满信心的坚持、不屈不挠。结果她如愿以偿。要向圣母学习。」[12]

迭戈·扎尔比迪亚(Diego Zalbidea


[1] 圣施礼华《道路》82

[2] 圣奥思定《书信》130号

[3] 圣施礼华《书信》1957年9月29日,65

[4] 圣施礼华《道路》755

[5] 金口圣若望《在墓地和十字架上》2:PG 49,396

[6] 圣施礼华《在内心成长》「圣召」,1937年8月30日

[7] 圣施礼华《道路》934

[8] 教宗方济各,宗徒劝谕《生活的基督》15

[9] 真福欧华路《书信》1986年4月1日

[10] 圣女大德兰《自传》13,2-3

[11] 圣施礼华《在内心成长》「圣召」,1937年8月30日

[12] 圣施礼华《道路》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