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性,就越神性(三):以基督的情懷

在這第三篇文章中,我們深入的探討人類德行的核心:它是什麼,如何導引我們的感受,以及為什麼使我們更自由。

越人性,就越神性(三):以基督的情懷(收聽普通話錄音)

越人性,就越神性(三):以基督的情懷(收聽廣東話錄音)


內心世界的重要性
教育我們情感的觸動
什麼是美德


已有人問了耶穌幾個問題,刻意想把祂從祂的論述中引開。我主卻一個接一個地回答他們,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耐。最後,有位經師走近祂,除了對耶穌直入人心所發出的言語感到十分驚訝外,並隨即發現自己向來一絲不苟地謹守律法,甚至其中最小的誡規,但與我主的教導頗有差距,因而內心也產生了困惑,於是就當眾提出了一個問題。「所有誡命中,最首要的是哪一條呢?」(谷12:28)耶穌為了解開這個真誠地在尋求幸福的人心中的疙瘩,便用聖經中適合熱戀中的人的話來回答:「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谷12:30)

耶穌希望我們認識到,相信天主的人的生活「不能淪為焦慮和被迫的順從,而必須以愛為泉源。」[1]要用全心、全意、全靈、全力地去愛。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聖保祿向斐理伯人指點了迷津,告訴他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參斐2:5)我們需要培養與耶穌感同身受的去面對所有的人、事、物,就像我們在耶穌身上所見。在基督內心的情操中,我們找到克服分歧的方式,因這些分歧會對於人性愛情的穩定造成威脅。如果,我們除了跟隨我主的榜樣和言語之外,我們還要尋求像祂那樣的「感受」,我們就會找到那位經師所渴望的單純和幸福。

內心世界的重要性

天主教教理告訴我們,我們人性的感受(或有時稱之為「情慾」)「是由人的心理層面的自然因素所組成,情慾提供感性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交往的通道並保障其聯繫。」[2]感受或情感的觸動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必然也是身而為人耶穌基督生活的層面。我們從福音中看到;耶穌曾在祂好的朋友拉匝祿的墳墓前哭泣。(參若11:35)而祂在耶路撒冷目睹兌換銀錢的人把聖殿變成商場時,祂也有相當激烈的反應。(參若2:13-17)我們還看到,當心地單純的人滿心高興地接受祂的喜訊時,祂是多麼的滿意快樂。(參見瑪11:25)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們的感情和觸動情感的世界,我們首先需要分辨自己的「行動」和「感受」兩回事。換句話說,就是要清楚的區分我們「所做的」事,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當我們計畫某事並主動地去做時,我們就會採取「行動」;例如,我們決定去圖書館,或去探望生病的朋友。但是有時,我們自己可能會被對某種未預見的情況而做出的反應感到驚訝:對我們認為是傷人的話感到憤怒;對親人的意外死亡感到悲傷;或對我們想擁有卻沒有的貴重物品感到嫉妒。這些在我們事先並沒有預料到要去承受的情況下,所發生的內在反應被稱為感受。

正因為我們的感受不是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所以它們本身並無所謂的功或過。然而,這並不是指說它們始終是中性的,因為「情慾得到的道德評價,要視其是否有效地受理性和意志的管轄。」[3]換句話說,在某種程度,因為喜好它們,就等同於是贊成或積極的去尋求。儘管它們在我們身上有著自主性,並非意味著它們對基督徒的生活毫無影響。事實上情況剛剛相反:我們的感受或觸動的情感,不但涉及對該事的初步判斷,並盤算出其隨後相關的行為途徑。況且我們可以逐漸塑造它們,並使之越來越充分地符合我們真正的渴望。

例如,當面對我們眼前的是件好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喜悅或熱忱的情緒,接著可能會鼓掌,或想去結識當事人。相反的,當面對我們認為是不良事件時,可能會產生憤怒或悲傷的感覺,相對的也會暗示我們採取一些有如責備或與某人保持距離的行動。然而,有些時候,儘管我們對感情的初步判斷是正面的,但也許不該有喝彩的舉動;或另些時候,我們在沒有被冒犯的情況下看到過犯,而報以責備的行動,那就是個錯誤。因此,我們可以說,當我們情感的觸動涉及正確的判斷時,即對我們的基督徒生活是種幫助,因使行善變得更加自主自發;相反的,當我們的情感的觸動源於錯誤的判斷時,對於真正的行善則自然是種障礙。

當然,如果一個人經歷的感受是基於對現實錯誤的認知,他依舊能透過極力的抵制這種感受,而表現出正直的行動。然而,我們一生中不大可能都是在爬上坡路、逆水行舟,不停地與自己惡劣的情緒衝擊奮戰,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總是拒絕我們情感觸動所傾向的事。如果我們真是長期持續的與自己的感受鬥爭,則很容易導致灰心或疲憊。如果我們無法正視我們的內心世界,最終將很難辨別好或是壞,因為人的思念(因受到原罪的影響)是晦暗的,變得輕易的屈服於感受,而不加以評判。

教育我們情感的觸動

「教育就是把一個人引入生活,而生活的偉大之處,則在於啟動過程。要教導年輕人啟動過程,而不是浪費生命!」[4]這是教宗在與某一教育團體會面時,對一位教師的回答。這一建議也適用於我們的情感觸動的培養,其目的不僅是在於簡單地控制不良情緒,或在於阻止某些行為,而是在於點點滴滴地塑造我們的情感觸動的世界,使我們內心能醞釀自主自發性,來幫助我們迅速而自然地行善。教育我們的情感觸動是個啟動的過程,導致我們更完善地準備來迎接天主的恩寵,從而使我們更與耶穌認同。倘若在我們的感受中建立秩序,使我們能夠傾向於做善事,這樣一來,我們「想做的事」幾乎總是與取悅天主的事不謀而合。

為了教育我們的感受,我們需要瞭解感受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感受。在我們人受造之初,就被賦於一些自然的、且對自己有利的傾向:生存的本能、對性的傾向、渴望追求知識、交朋友和工作的必要性、合理的要求認可和尊重身邊的人、追求生活中的超然意義…所有這些天賦的自然傾向,就像一股從我們身上傾瀉而出的洪流,讓我們去尋找自己真正需要的。當這些傾向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正向的內心共鳴,也就是種感激或寧靜的快感。但是,如果其中一個傾向受到阻礙時,就會產生一種憤怒、困惑或悲觀的負面感受。

然而,還有兩個因素會扭曲我們的感情世界,妨礙我們靈魂的和諧運作。第一個因素是因為原罪造成我們傾向的混亂失序。基督雖為我們贏得了成義的恩典,且恢復了天主與我們的友誼,不幸的是我們的欲望仍然屈服於混亂失序的現狀,需要逐漸的加以糾正。第二個因素則因人而異,取決於所受的教育、社會環境和個人的罪過-這些隨著時間都會扭曲我們的傾向。為了糾正這種失調,並想預防有害情感的產生,我們需要導引、培養自己最深層的靈性,使其朝向真善的方向發展。然而這是必須透過德行才能實現的。

什麼是美德

在14世紀初期,喬托在帕多瓦小聖堂的內牆繪製的壁畫,直到今天仍被公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作品之一。在兩側的牆壁,每幅畫都呈現了耶穌和瑪利亞生活中的不同場景,從天使向瑪利亞報喜到耶穌升天。然後匯集到後牆,呈現了世界末日和最後審判的場景,受祝福的人在基督的右邊,被譴咒的人在祂的左邊。此外,在側牆的下部,即最近觀眾的區塊,有兩系列的七幅圖畫,嚴格來說並不屬於救贖史,而是描繪著七種美德和七種惡習的替身。安排於光輝燦然我主基督的兩側系列的圖畫中,藝術家似乎想表達我們人類在聖史中的處境:我們有能力促進或阻礙恩寵的工作。

正如聖施禮華曾經說過的,「許多人都忽略了天主,或者他們沒有機會聽到天主的話,又或聽過後就忘掉,但他們的品性是誠懇、忠心、富同情心及坦然的。我認為這些人對天主也會慷慨大方的,因為人性的美德原本就是超性美德的基礎。」[5]

但德行到底是什麼?就像我們手裡的東西、穿在身上的西裝或腳上的鞋子一樣,是我們能擁有的嗎?在某種意義上,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擁有屬於精神上的官能-智力和意志,還擁有敏感的慾望。雖然它們屬於非物性的,但有其特質:如能穩定的擁有的話,可被稱為好習慣或德行。這種特質雖不像形狀和顏色那樣可被觀察到,但卻很容易在人的身上發現它的存在。舉個例子,一個數學家能輕鬆地運算和計算,然而對沒有學過數學的人,卻不知如何下手。數學家擁有一套知識體系,是種智力上的德行。再舉個例子,一個有節制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合理的吃吃喝喝,因為他「擁有」節制的道德德性。然而沒有這種好習慣的人,只有在相當困難和努力的情況下,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相反的,如具有與節制相反的惡習-貪饕,則很容易會犯飲食過量的毛病。

道德德性有三個基本的層面。第一個是智力方面的:由於德行必須調整一種反應,需要對某種生活方式有所認知。譬如像一個追隨基督的人,對於神貧這德行的前提是先要瞭解物質財富在一個基督徒生活中的價值。德性的第二個層面是它情感的本質:把它引進入針對每個具體善的傾向中,然後一步步地修正傾向,並幫助使其自主的運行,且能吻合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這要透過不斷重複的行為來實現的行為,既是自由的、又符合德行的,而且恰好又是善的。有些行為看起來似乎很好,但是出於恐懼之心、圖謀方便或其他與善無關的原因而做的,將無法使人的傾向轉變成德行,因為這些行為不能塑造我們的情感。德性的第三個層面是,它們產生了對善的傾向性:有德之士在區分善與惡方面,具有特殊的便利性和敏捷性,儘管情況很複雜或不可預見。

德行使我們自由

耶穌表現的形象是一位善牧,祂喚醒了祂的聽眾,宣講拯救祂子民的默西亞即將到來。祂說:「我來了,是要叫他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若10:10)這種豐碩而充實的生命是由天主的恩典賜於我們的,並支持我們去發現、去行善的渴望。因此,擁有這些好習慣讓我們更加自由;逐漸地使我們更靈活,更容易發現如何在變幻無窮的情況下行善。德行釋放我們,因為它允許我們在眼前不同的美善之間做出選擇。惡習則表現出相反的僵硬,因為它會引起難以放棄、機械化的反應。

與基督認同,即在聖神引導之下使我們與祂認同,包括擁有和凝聚耶穌所教導的德行:神性和道德性的德行。我們上述的僅僅考慮了道德性德行,它們將我們感情的內心世界重新排序、整理過了,可見它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然而歸根究底,所有這些德行的起源和驅策動機皆是出於愛德。沒有愛德,一切都可會被視為是一種壓迫我們自由的重擔。當我們真誠地希望像基督那樣為榮耀天父而活,那麼愛就會溫柔地導引我們的選擇,使其變得越來越雷同基督的選擇。耶穌回答經師問題的誡命-全心全力地愛天主-與任何強迫性的服從相去甚遠。天主需要那些渴望承擔欣喜的使命的孩子,因為他們的情感與基督的情感是一致的。

[1]方濟各,三鐘經講道,2020年10月25日

[2]《天主教教理》1764

[3]《天主教教理》1767

[4]方濟各,演講,2019年4月6日

[5]聖施禮華《天主之友》74

安赫爾‧羅德里格斯‧盧尼奧(Ángel Rodríguez Luñ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