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针的本笃惶惑了德国评论家

(哈域·宝利朗) -- 在科隆举行的世界青年日令多疑的德国传媒惊愕,以下是一个谦恭的教宗如何撕毁了他们的预期。

如果你阅读过德国传媒有关最近在科隆举行的世界青年日以前的报导,你会预期严厉的示威者会多过开心的朝圣者。这是德意志韦利报在一星期前的评论:「教会没有青年就没有未来,这话是无可置疑的。可是,说罗马天主教会是『年青的』也未必确实是真的──至少,看看西欧的情况就知道了。大多数的青年们对教会不感兴趣,也不会跟随天主教教理的。」

然而,实际所发生的事却令德国电视记者不知所措!为大家所接受的智慧是──青年们会喜欢这类盛事,但不会关心信仰这件事的──却被粉碎了。超过一百万喜气洋洋的青年朝圣者侵入科隆,向教宗欢呼且公开地祈祷。仅仅影像所造成的冲击就叫人震憾不已。掌控新闻的是穿着白袍的教宗,坐在双体船上缓缓地沿着莱茵河前进,身旁围绕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个青年。以及在这大河两岸的五十多万的青年,前排的在水深过膝的水中站着,他们高呼、欢唱:「Be-ne-detto! Be-ne-detto! (本笃!本笃)」

现在世界青年日已结束了数星期,评论团亦可以放下心头之石。本笃十六世既不是如英小学型报章所称的「德国牧羊犬」,亦不是?bergangspapst,一个夜间守更者,只顾着伟大的若望保禄二世的遗产。实际上,教宗本笃十六世有他自己的安排,他可能是个害羞、友善的人,但以他锋锐的智力,长久的经验,及深邃的虔敬,他在布署自己的路线。看看在那个值得回忆的一星期所发生的几个缩影,也许能透露出新教宗在计划些什么。

这是罗夫神父的经验:他只想成为上千位司铎中的一个,与教宗在玛利亚田野一同共祭。但是有一个青年想办忏悔,接着另一个,他站着听了三小时的忏悔后,喘着气说:「如果你不拿个什么东西让我坐下,我就要晕倒了!」

史提芬神父:他在世界青年日前夕守夜那天下午六点起听忏悔,直到次日零晨两 点半。之后,他前往朝拜圣体的帐幕,却要排队,等了半小时才能进去,上千的青年们静静地跪着祈祷,他们甚至无法看到圣体光环中的圣体,他们却坚信不疑。

据科隆的若亚敬·梅斯拿枢机主教所述,成千上万的青年们在那星期日办了修和圣事,这情景与德意志韦利报嗤之以鼻的观察大有出入,「今天的德国青年未必是对宗教不太认真,他们只是对要通过教会的中介去体验天主不感兴趣而已。」

本笃的方针

科隆的世界青年日的成果带来了两个主要的观念,而德国传媒开始称它们为Das Benedikt-Projekt:有方针的本笃。

第一件是:「欧洲首次的福传工作」。在世界青年日结束前,教宗对德国主教们演讲时,他对他们自己的德国基督教有这样的结论:「我们已成为一个传教区,」教宗说:「因此我相信整个欧洲……我们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在此时此刻做到真实的福传,不只是一个新的福传,而经常该是一个真实而正确的首次福传。」

「人们不认识天主;他们不认识基督。现在存在着一种新的无宗教主义,因而我们努力去保护现有的羊群是不够的,虽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生命真正是什么?』」教宗强调这不只是他个人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挑战:「我相信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去寻找新的方式将福音带给当下的世界,去重新宣讲基督,及深植信仰。」

有方针的本笃的第二件要素是朝拜。他引用一个被纳粹党吊死的司铎,雅佛列·丹普神父的话:「没有比朝拜更重要的事。」教宗继续说:「然而,在我们新的环境中,朝拜与及人性尊严的面貌都迷失了。再度的,要看我们是否明白朝拜的优先顺序。我们必须使年轻人、我们自己及我们的社会注意这个优先权的问题,我们不能容许自己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混乱为借口,而忽视这个事实。在朝拜不再存在的地方,在不再以恭敬天主为优先的地方,人性的真实则无法向前迈进。」

教宗做了结论:「因此我们必须尽力彰显基督的面容,生活的天主的面容,好使我们有如贤士一样,不自主地跪下钦崇 。有两件事肯定发生在贤士身上:首先他们寻找;然后他们找到并朝拜 。」

「我们前来朝拜 。」三位贤士的话取自玛窦福音,成为世界青年日的标语。在德国电视上看到一百二十万朝圣者的朝拜和庆祝是前所未有的,这实际上已经显现了教会的面容。来自世界各地的喜乐的年轻天主教徒在数天中新闻中都高居榜首。「我从来没有在电视上看到如此多的玫瑰念珠!」一个大学生这么评论。这份基督徒喜乐的有力的爆发使评论家大为惊讶,他们公然地问道:「什么是他们有的,而我们却没有呢?」

空前的电视观众

按照欧洲广播公会的统计,大约有2.5亿人在世界每个角落收看世界青年日的节目,科隆的西德意志温芬电视台有前所未有的高收视率:百分之四十五的家庭──大约九百万的观众收看,并与教宗守夜。四个德国的主要电视台同时转播星期日早上的弥撒。虽然在德国八千二百万人口中只有二千七百万是天主教徒。而平时只有百分之十四的信众在星期日进教堂。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和奇事、玛利亚的显现和警告、预言、恩宠和恩赐的时代。」包柏·戴伦在数年前这么唱着。碧琪·洛兰在华尔街报纸的社论中套用了这句话,而且加上:「选择了本笃十六世,一个认真、深邃而勇敢的人,是一个恩赐。」她的德国同事戴艾马·德夫在有影响力的弗兰克福报章中写道:「是单调无味的消费者社会使许多人们更加孤独,而像世界青年日这些盛况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追寻超越物质之上的意义,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局外人。假如他们可以将这个发现传达给别人,那么教宗这次的探访就能造成一个历史性的转机。」

作为科隆世界青年日的前奏,德意志韦利报自以为是的写道:「教会的立场经常不与现今青年的价值观认同,特别有关性方面。」以下是许多故事中的其中一个,困惑了这怀疑论关于长青而充满活力的基督信仰。

露嘉·基勒,17 岁,是个相信不可知论的中学生,当年她阅读了拉辛格的着作《礼仪的精神》。四年后,她念蒙斯达大学的物理系,在一个主业会中心参加慕道班。在世界青年日开始的前一天,她领受了洗礼。她说:「我学会了专注于天主而非自己,并且学会真理必须以谦逊而非只靠知识去赢取的。」她个人的历程肯定是未来的发展的标记。

200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