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拉辛格樞機專文

「讓天主工作」。本文由時任信理部部長若瑟•拉辛格樞機所撰,刊於二零零二年十月六日《羅馬觀察報》。

若瑟瑪利亞•施禮華賦予「主業團」一名的深義,每令我震撼不已此名字的涵義,可謂其寫照,也能讓人從中窺探創辦人的靈修歷程。施禮華知道自己要創辦些甚麼,但他知道,這不是他的功勞;他沒有發明甚麼,只不過讓自己被主差遣。故此,一切都不是他的事業,卻是Opus Dei(拉丁文「天主的事業」的意思)。他純粹是天主的工具。

當我沉思此事實時,吾主在若望福音(若5:17)之言便浮現腦海:「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在與經師對談期間,耶穌因他們連天主能在安息日工作也不予承認,所以便說了這番話。至今,以某種形式眾人及甚或當下的基督徒,依然為此爭論不休。有人以為,天主在創世之後「退休」,從此對我們的日常事務漠不關心。根據這種想法,天主不能再參予眾人的日常生活。然而,耶穌的話卻與此相反。一個開放於天主臨在的人將發現,天主不斷工作,而且仍在今天工作:故此,我們應容許天主進入心扉,並讓祂工作。因此對未來開放,更新萬民之事遂生。

上述一切,都可使我們明白,施禮華為何不覺得自己是任何東西的「創辦人」,而只是一心奉行上主聖意,襄贊上主的行動那就是天主的工作。從此而言,按耶穌的話,施禮華凡事以天主為中心,正好證明他堅信天主從未退隱,且在當下工作,人則當聽候天主差遣,準備自己去完成衪的召叫。為我而言,這訊息至關重要。它讓我們克服當今最大的誘惑:即是誤信天主在「大爆炸」後就退居歷史幕帷之後。天主的行動並不「止」於「大爆炸」之一瞬,反而繼續貫穿自然世界與人的世界。

主業團的創辦人說:「我並沒有發明任何東西;另有主宰者,我只是備用的工具」。因此,「主業團」一名及其所代表的一切,和施禮華的內修生活深深聯繫。施禮華此處顯得慎重,但我們猶可得知,他總是與天主對話,實實在在接觸天主-一個創造了我們,藉著我們並與我們一起工作的天主。出谷紀(出33:11)謂上主與梅瑟對話「面對面,就如人同朋友談話一樣」。吾以為,即使我們因施禮華的慎重,未必清楚箇中細節,蛛絲馬跡均顯示,他和天主的交往,就恰如「朋友之間的談話」-這開啟了宇宙之門,使天主得以臨在,工作,並昇華萬事萬物。

我們由此更了解聖德的真諦和召叫眾人成聖的意義。對聖人生平與封聖需調查聖人的「英勇」德行,稍有所聞者,機手誤以為「成聖不屬於我」;我們會想:「這是因為英豪聖德實在難以企及。成聖是過於崇高的目標。」因此,聖德成為祭台畫像中那些「偉人」的專利,那些偉人與我們這些平凡罪人大相逕庭。然而,這對聖德的誤解卻正好給若瑟瑪利亞•施禮華糾正了-而這為我也正是重點。

英勇聖德,並非指聖人耍一套一般人不敢去做的成聖「體操」。它是指某人在他的生命裏彰顯天主的臨在-這不能憑著自己和只靠自己而達致的。也許,到最後,我們只不過在斟酌字句,因為「英勇」一形容詞實在被嚴重曲解。正確而言,英勇聖德不是指某人做了甚麼大事,而是從生活現實顯出某些他自己一人做不了的事情,因為他空虛自己,準備好讓天主工作。換言之,成聖莫過於是跟天主交談,猶如一個朋友跟某一個朋友聊天一般。這就是聖德。

成聖並不意味比別人優越;聖人可以非常軟弱,一生錯誤纍纍。聖德,就是與天主深刻的接觸,成為天主的朋友:這是讓另一位工作,唯一的一位會讓世界變得美好和快樂的。所以,若施禮華稱人人皆能成聖,我想信他其實是在談及自己沒有行過不可思議的事,而是讓天主工作的切身經驗。一股以至善化成天下的,長存的力量,應運而生,是為煥發更新之始-儘管人性的種種軟弱依舊存在。其實,我們全部都能,而且都被召叫去與天主建立友誼,與其永不分離,凡事不要忽略回頭顧盼天主,與天主交流像跟朋友聊天一樣-因為我們知道,上主是每個人的摯友,包括那些不能獨力完成大事的人。

從以上的一切,我更能明白主業團的本質,即是與教會巍峨的聖傳與信仰之絕對忠誠的驚奇合一,以及對來自學術,工作和經濟等的挑戰作出無條件開放。一個與天主深深契合,時常溝通的人,定能無畏無懼地勇於回應這些挑戰。站立於上主手中者,必常落在天主手中。就這樣,消融恐懼,並取而代之,天賜剛毅,以回應現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