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主业团的奇遇记

当某些偶然发生的事件串联起来时,令我不奇然想世界竟是这麽小,还是一功都是天主奥妙的安排呢?

2008年9月笔者因为筹办教会文化资产保存研习活动,拜访了台中教区的第一个天主堂-罗厝耶稣圣名堂,在教堂内与本堂司铎林天德神父閒聊,他问我有没有参加主业团,我回答没有;林神父接著说或许未来这个团体会有兴趣与我接触,而我当时因为不认识主业团,所以并没有特别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没想到神父无心的一句话,让我现在敲打著键盘,来见證认与林神父的那段谈话似乎不是很重要,曾经一度被我的大脑下放到资源回收桶,不过现在看来终究并没在记忆体裏被删除!

话说研习活动後一年,也就是2009年9月,数个颱风接连侵袭菲律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灾,因此台中教区苏耀文主教请我与一位有心帮助家乡的菲律宾华侨医师连繫,看看是否能提供协助。 就在连络的过程中,赫然发现原来这位来自菲律宾的华侨,竟然是失联十多年的朋友林大钟医师,早年认识他的时候我还不是天主教徒,没想到再见到他时,我们拥有了同样的信仰。

林医师与几位在台湾的菲律宾华人朋友,因为不忍看著家乡同胞受水患之苦,以人溺己溺的精神共同发起了赈灾活动,其中一位发起人是主业团的吴培根神父。 因为筹备那涸活动,我与林医师及吴神父有了比较经常性的联繫;也开始了我认识主业团的第一步;然而当时的互动几乎都忙於活动的筹划与进行,并没有马上想起2008年林神父的那段谈话。

菲律宾赈灾很快顺利完成後,2010年笔者邀请吴神父及林医师再投入另一个援助非洲贫童的国际志工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吴神父在台北邀请朋友协助募款工作,其中一位提供协助的主业团朋友,竟然是我国中同学的弟弟! 从失联的朋友到同学的弟弟,到底该说是巧合?是世界太小?还是天主有我们测不透的旨意?

一连串的公益活动结束後,当年林神父在罗厝天主堂与我谈话的内容,突然浮现脑海;的确事事有天主所安排,事事有定时(训3:1-15),当年与林神父閒聊谈到主业团的话题,曾经深埋记忆,但现在回想起吴培根神父後来也固定每两周来台中教区陪伴教友,鼓励大家学习圣化日常生活的价值,也提供经常办理告解的机会;吴神父的定期灵修陪伴让人获益良多,解开我个人在信仰价值与真实生活中的矛盾。 主业团强调生活的合一,将个人与天主结合的内修生活以及使徒工作,合谐地融合在日常当中,活出精神与肉体的合一生活。 吴神父在陪伴中常提醒的就是练习每日自我省察和纪律,这样的练习让习於病态忙碌生活的我,逐渐懂得更倚靠天主,也与圣施礼华成了好朋友(我想在天上的圣施礼华应该不会反对才是!)。

为什麽我和圣施礼华成了好朋友呢? 第一次与吴神父见面的时候,他送了一本圣施礼华的书《道路》,我礼貌性接受了这小本书,随意翻了几页後发现圣施礼华意简言骇不拖泥带水,真是字字珠玑。 里面每一个字句,都值得探索与自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以行为及生活把圣施礼华的生命智慧与圣神启示连贯起来,学习与天父生活与相处。 透过「道路」这本书,我开始对这位圣人产生兴趣,在蒐集相关圣施礼华的资讯时,我发现了一系列纪录片。 圣施礼华在里面的简短谈话,快速直衝我的脑海,如果以中国功夫来讲就是「拳拳到肉」,似乎他就站在我的面前谈话,就像朋友的提醒、兄弟的陪伴,有时候像是父亲的教导;他简直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某天我在网路上找到圣施礼华的网站,裏面有一个「圣施礼华求职九日敬礼」跳上了电脑萤幕,虽然我并没有要求职,但是好奇心驱使我打开档案一看,哇!简直挖到宝,他说「工作是通往成圣的道路」,这不就是我心裏期盼的生活化修行最佳工具吗! 那时刚好有一位长期协助教会慈善工作的志工-梁玉凤姊妹请我为他先生的眼睛健康还有家人尽快归主祈祷,我想「福传」和「为他人的需要祈祷」应该是每个基督徒的工作,那我就以圣施华的九日敬礼为基础,再稍微加入个人意向来为梁姊妹的需要祈祷。 我同时也邀请梁姊妹一起加入九日敬礼的规律祈祷,过了几个星期後,她见證分享说虽然她先生的眼睛还没有回复正常视力,但是先生过去对於太太的热心服务偶有微词,自从我们开始圣施礼华九日敬礼後,她的先生竟然不再抱怨,反而在外人面前肯定太太的慈善志工服事回首当年林神父一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笔者除认识了主业团,也接受邀请成为协助人及参加培育课程。

过程中不断见證天主的恩宠,还有逐渐领悟在建设基督奥体中我个人所能分担的工作使命(教会宪章32:虽然在教会内每人所循的道路不同,可是大家都有成圣的使命,都因天主的正义共享同样的信德。虽然由於基督的意愿,某些人被立为他人的导师、分施奥蹟、人的管理者,可是论地位,论全体信友共有的建设基督奥体的工作,在众人中仍存著真正的平等)。 感谢天主恩赐我结缘主业团,那就像是脚前明灯指引我人生的方向,也修正我走的道路。 笔耕至此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文末恳求瓜达露贝圣母为主业团在华人地区的使徒工作代祷,祈求全能天主带领主业团帮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成圣。

廖惇孟